“三藩”问题是所有的封建王朝都要面对的问题:天下平定以后,旧功臣该怎么处理? 这些旧功臣里面,也是分着类别的,根据“刺头”的程度不同,可以简单划分一下: 1、武将或者能统帅武将的文臣,比普通文臣麻烦,例如三朝元老、辅政大臣之类的; 2、地方上具备自己地盘的臣子,比朝廷中心的臣子麻烦; 3、异姓王,可以说是麻烦之王,是历代帝王的逆鳞,也特别危险。比如韩信、彭越、英布,看看这三位的下场哪个能好了? 处理这些功臣们,主要方法无非两类,一是杯酒释兵权,大家和和气气,皇帝给你富贵,你交出威胁皇帝的兵权;二是暴力解决,双方打一仗或者骗进宫杀掉,你死我活,直接物理层面除掉一方。 三藩的问题就是这样棘手,偏偏清朝高层没有尽早意识到这个敏感后果,而当事者却有人意识到了,比如三藩之一的尚可喜。 尚可喜这种经过大风大浪又没有过分野心的老油条,就早早意识到这个问题了:自己既是异姓王、又是独立开藩、又是武将,几个鸟尽弓藏的要素都凑齐了,放在哪朝哪代只怕都要被咔嚓了。 所以尚可喜人生的后10年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坚持不懈的请辞,以便消除朝廷的猜忌,能让自己安然养老。因此到三藩之乱前,尚可喜已经坚持辞职11次了,这就是主动杯酒释兵权的态度,以换来清廷的放心。 但清廷在削藩之前的十几年都干了什么了?基本什么也没做,坐看明朝投过来的这些军头藩王们坐大。 康熙初年,西南永历集团已经被平定后,清朝并没有像汉、唐、宋、明那样抓紧时间处理军头实力派,反而几个辅政大臣在朝堂内斗不止。 这也正是清朝在刚开国时朝廷体制还不完善的地方,假如这时候就是雍正军机处的模式,由皇帝独揽朝政,就不会让三藩问题拖到不可收拾。 清朝虽然从皇太极开始,就开始由部落模式快速向中央集权封建化转型,等于有了一套行政班子,但是旧有的部落制残余还一直存在。在旧有的部落制政体里,在地方上具备独立兵权、具备政务、军事、财务、人事权是很正常的,说到底是说管理混乱。管理不一统,这也正是清初为什么总有权臣弄权、总军头造反的原因所在。 此时清朝真正的中央集权封建化改造还不到一代人,存在旧有部落制时代意识也很正常。 而辅政的大臣们,比如鳌拜等人治理能力也很平庸,思想更是守旧,又把主要精力放在朝堂斗争和旗务整顿上,结果就把天下太平后真正重要的事——消除地方实力派这一问题给搁置了。 任你朝堂辅政大臣被换了一波又一波,苏克萨哈也好,鳌拜也好,索额图也好,地方军头吴三桂等人,日子过得很是滋润。 西南的南明势力彻底平定是在康熙元年,削藩却是康熙十二年,宝贵的11年时间就这么白白浪费,等着让吴三桂等人在地方上越来越树大根深。 讽刺的是,在这11年里,恰好正是尚可喜连续告老还乡十一次的时间。连尚可喜本人都意识到这么放任下去不行,拖到后面的结果就是朝廷和自己都难看,自己想做个好人只怕都做不成了,所以才主动求着朝廷别放任自己了,可是清廷就是提早意识不到这个问题。 所以撤藩的核心问题,并非清朝因为供养藩镇导致的财政支出问题,而是康熙亲政以后的治理意识比鳌拜等人领先了一个层次,意识到藩王们已经放任地太久、从而树大根深了,越往后越就是一个个西汉的异姓国、唐代的藩镇,搞不好造成又一次七国之乱或者藩镇割据,会直接拖垮朝廷,既然当初错过了时机,那现在就是退而求其次了。 也就是说,当鳌拜这种思想落后于时代的老臣们下台以后,只要康熙的理念是常态的中央集权层次,就不可能继续容忍三藩存在下去了。即便三藩的几位王爷提出自力更生、地方财政供养自身而无需朝廷出一分一毛,康熙也不会答应,这种潜在危机就不是钱的事,上层建筑的危机,给多少银子都不管用。 所以这时候对于藩镇王爷们来说,摆在眼前的路只有两条:一是像尚可喜那样主动接受杯酒释兵权,回京城或者另选一地养老,朝廷给个空的侯爵招牌;二就是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像吴三桂那样造反,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至于这些王爷们是不是想替朝廷着想,是继续花着朝廷的钱,甚至主动给朝廷交保护费,都不重要了。 只不过讽刺的是,吴三桂年纪大了,精力衰弱、老迈不堪,起兵没两年之后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过一把称帝的瘾就走了,而接下来又是乌烟瘴气打了好几年。 早知道吴三桂这么快就走,倒还不如按照鳌拜的拖延策略耗下去,熬走吴三桂再收拾他后人,也省得平叛8年打得鸡飞狗跳,消耗了无数军费。也由此可见康熙的军事实力实在不行,入关没多久八旗骑兵就没战斗力了,对付三藩叛乱都险些被对方翻盘。
“三藩”问题是所有的封建王朝都要面对的问题:天下平定以后,旧功臣该怎么处理?
俊健聊历史
2024-01-30 23:55:40
0
阅读: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