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后期,湘军逐步发起反攻,连克九江、安庆等重镇。而江淮、江浙、皖南地区地方

俊健聊历史 2024-01-11 21:18:11

太平天国后期,湘军逐步发起反攻,连克九江、安庆等重镇。而江淮、江浙、皖南地区地方原有人口合计为8730万多人。战后仅有4567万多人,减少了4162万人。此外,湖北,还有浙江南部、江西也是湘军屠戮的重灾区。 曾国藩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选择了一种非常粗暴凶残的釜底抽薪模式。他认为,之所以太平天国难以剿灭,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可以源源不断的从周边百姓中吸取力量,将那些穷困百姓转化为太平军,而这些百姓支持太平军,和“长毛”无异。 所以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就是把整个江南全部变成无人区,抢夺粮草资源,来个坚壁清野,令太平军无从补给。 实际上,他确实这么做了。整个江南地区,因为湘军反攻,造成的人口伤亡差不多3000多万人,而在此之后,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也多次在江南各省耀武扬威,大肆屠戮百姓。 曾国藩还搞一些间接屠戮,他给弟弟“九帅”曾国荃写信提到:城内放出之妇幼,迪庵前在九江一概不收,仍送进城内。一则城内饥饿者多可致内乱。二则恐贼之眷口从此得生也。望弟参酌! 意思就是从被围困的城里跑出来的妇孺,如果在对方地盘上,一律不收,送回城里,一来可以增加城内的粮食供应负担,加速城破,二来防止敌人家眷趁机逃跑。 在他看来,“长毛”家眷应当“与贼同视”,不应宽恕,一概予以严厉打击。 南京在湘军的战祸下,近十年都没能恢复到之前的状况。针对百姓的屠戮和抢掠都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因此把主意打到了当地的举人士绅头上。 他们后来制造的杨乃武小白菜案件,就是一次试探,本质上就是想把当地的江南的士绅文人也当做肥羊一样宰一回,结果一不小心玩脱了。没想到慈禧正好借题发挥,借着重审的机会,狠狠打压了湘军的气焰。 杨乃武、小白菜案件重审,其实就是慈禧太后联合江浙地方士绅,借力打力排挤了湘军一把,防止湘军拥兵自重趁机坐大,这些都是后话。 太平军面对这种逐步蚕食并破坏自身经济补给的打法,也没找出很好的应对战略,采用过围魏救赵攻打武昌以便解天京之围,也发起过东征攻取江浙财税富饶地区,以便补充自身财政枯竭危机。可是也没有根本上打破湘军淮军的战略剿杀。 太平军武器装备要好于后来的义和团,但是动员力却远比不上义和团,义和团在后来对抗八国联军入侵时,源源不断地号召民众对侵略军发起猛扑,这个动员力是惊人的,而战争,很大程度考验动员力和组织力。 而“天京事变”之后,两王被杀,翼王率领精锐西征军出走,太平军的精锐力量从上到下都匮乏,如果不是陈玉成和李秀成两颗新星崛起,只怕两三年内就被湘军剿灭。 陈玉成和李秀成兵团合计超过25万人,两人麾下各自的火器保有量,也超过5万支,陈玉成苦心训练的小左队、小右队的骑兵和火枪兵,给湘军造成很大的威胁,能再次攻破江南江北大营,这批精英功不可没。 天京变乱之后,太平军的士兵来源也不稳定,起事时的两广老兄弟们早已不多,精锐军团又被石达开带走,兵员来源都是一些佃户流民,甚至一些投机分子加入,这些新兵缺乏锻炼,战斗力偏弱,更没有后来义和团那种猛冲猛打的气势。一旦战事受挫,一些投机分子便脱离队伍,甚至投靠清军。 太平军还能从江南地区的英、法商人那里购买西式先进火器装备自身,可1860年清廷与英法联军和谈之后,英法两国态度大转弯,火器供应断供,不再帮助太平军,导致先进的火器来源也逐渐枯竭。 种种因素,在江南地区风起云涌的太平天国,逐渐在湘淮系和洋枪队的联合围剿之下,终告失败。

1 阅读:511

评论列表

华维

华维

3
2024-01-17 14:54

精解[赞]

俊健聊历史

俊健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