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朝鲜战争,很多人熟悉中美交锋,却不知道还有个“奇葩”选手——土耳其。他们远道而来,信心满满地放出狠话要“教训中国军队”,结果第一次上阵就闹了个大笑话:
5000人的队伍,一场战役就被打掉3500人,差点整建制消失。这支出师未捷先“社死”的部队,成了朝鲜战场上最令人唏嘘的插曲之一。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牵头组成“联合国军”,拉来了十几个国家助阵。土耳其反应积极,立马派出了一个精锐旅,大约5000人。这些士兵个个留着大胡子,腰挎弯刀,看起来威风凛凛,杀气腾腾。他们自恃是奥斯曼帝国的后代,骁勇善战,根本没把东方军队放在眼里。
出发前,土耳其国内媒体大肆渲染,把他们塑造成“东方救星”。士兵们自己也觉得,他们是去“教训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中国人”的。这份盲目的自信,为他们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1950年11月,土耳其旅奉命驻守价川地区的嘎日岭。这是“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圣诞节前结束战争”总攻势的一部分。他们摩拳擦掌,急于立功。
可战场不是秀场,他们很快就体会到了什么叫“降维打击”。
首先是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乌龙战”。在遭遇战中,土耳其旅先头部队发现了一支“亚洲面孔”的军队。他们二话不说,立刻冲锋,用刺刀和弯刀与对方激烈搏杀,还抓了两百多名“俘虏”,得意洋洋地向美军报捷。

结果美军一看,傻眼了——这些“俘虏”居然是溃退下来的韩国军队!原来土耳其人根本分不清东亚人的面孔,误把盟友当敌人打了个痛快。
这场乌龙消耗了他们的体力和士气,而真正的死神,正在悄悄逼近。
几天后,志愿军第38军如同神兵天降,对土耳其旅驻守的阵地发起了猛攻。志愿军擅长夜战和近战,利用黑夜掩护,迅速插入土军阵地。土耳其士兵虽然单兵作战勇敢,但完全不适应这种灵活的战术。他们的重型火力在近身混战中根本施展不开。

战斗场面一度十分混乱。因为志愿军的突然袭击,土耳其人完全被打懵了,一夜激战,土耳其旅伤亡惨重,多个营被成建制消灭。据记载,仅此一役,土耳其旅便损失了3500多人,占其总兵力的四分之三,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土耳其旅的惨败,表面上看是闹了乌龙、运气不好,但根源在于他们对现代战争的无知和傲慢。
他们既不了解对手,也不熟悉战场。志愿军是轻步兵的巅峰,尤其擅长在恶劣地形下进行大范围机动和迂回穿插。而土耳其旅还抱着“勇士决胜”的旧式思维,战术呆板,严重依赖美军支援。一旦被分割包围,就成了瓮中之鳖。

可见,在战场上,轻视对手、脱离现实的自大,付出的将是血的代价。这场“教训”中国人的豪赌,最终成了他们自己用3500条生命换来的、最惨痛的一课。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讽刺,本想露脸,结果把屁股露给了全世界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