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天龙八部》是金庸的巅峰之作,不仅仅是因为这是金庸世界观设定最宏大的一部作品,同时也是篇幅最长的一部作品,甚至从书中的角色设定来看,此时故事发生的北宋哲宗时代,更是金庸武侠小说世界中的武学巅峰时代,所以在各种要素的加持下,这个故事想不精彩都难。
不过关于此作中的“天下第一高手是谁”的争论却从未休止,有人说是主角萧峰,也有人说是那神秘的扫地僧。
尽管从明面上来看,萧峰与扫地僧的那次交手仍是扫地僧更显深不可测,但没斗到最后,谁也不知道他们二人到底孰强孰弱。

(萧峰、扫地僧剧照)
那么萧峰为何没与扫地僧斗到底?这才是让人好奇的地方。
一、天下无敌的二人
萧峰在书中好似是战神一般的存在,只要他一出手,总是伴随着对手应声倒地的画面。
你若问萧峰为何这么强,其实那是因为他与金庸笔下的其他主角有本质的区别。
以郭靖为例,就很直观了:“郭靖平时出手总为对方留下余地,这时气恼这长身道人剑招无礼,才使出了弹指神通的妙技。”
不止是郭靖,诸如杨过、张无忌、石破天也都有类似的问题,那就是他们即便是面对敌人,也总不忍下死手。
而萧峰不同,或许是因为他体内流淌着契丹人的血脉,因此他的每一次出招都狠辣十足。
若说那聚贤庄大战时,他面对的不过是一帮二三流小鱼小虾,那么他在少室山大战时一人斗三魔的桥段则足以证明他的实力。

(扫地僧、鸠摩智剧照)
此时书中是这么写的:“萧峰一瞥眼间,看到爱马在临死之时眼望自己,流露出恋主的凄凉之色,想到乘坐此马日久,千里南下,更是朝夕不离,不料却于此处丧于奸人之手,胸口热血上涌,激发了英雄肝胆,一声长啸,说道:‘慕容公子、庄帮主、丁老怪,你们便三位齐上,萧某何惧?’他恼恨星宿派手段阴毒,呼的一掌,向丁春秋猛击出去。丁春秋领教过他掌力的厉害,双掌齐出,全力抵御。萧峰顺势一带,将己彼二人的掌力都引了开来,斜斜劈向慕容复。”
你看,光是这句话,就足以吓住在场群雄,接着他狠厉的出招也让三大反派应接不暇,说他是当世第一即战力,也不为过。
不过藏经阁中的扫地僧,也同样是近乎无敌的存在,接下来的藏经阁大战,就是他个人的表演秀了。
二、戛然而止的战斗
扫地僧的出手次数不多,甚至他都不算是“出手”了,因为多数时候,他都是被动防守。
无论是拦下鸠摩智的杀招,还是化解萧峰与慕容复对拼的绝招,都是用的那无形的气墙,他始终是冲着化解矛盾去的,自然不会贸然出手。
然而当他将萧远山和慕容博打得陷入假死状态的时候,萧峰坐不住了,要动真格了。

(扫地僧剧照)
此时书中提到这么一句:“萧峰双掌之力正与他左掌相持,突见他右掌转而袭击自己,当即抽出左掌抵挡,同时叫道:“爹爹,快走,快走!”不料那老僧右掌这一招中途变向,纯系虚招,只是要引开萧峰双掌中的一掌之力,以减轻推向自身的力道。萧峰左掌既回,那老僧的右掌立即圈转,波的一声轻响,已击中萧远山的顶门。便在此时,萧峰的右掌已跟着击到,砰的一声响,重重打中那老僧胸口。那老僧微微一笑,道:‘好俊的功夫!’这个‘夫’字一说出,口中一股鲜血跟着直喷出来。”
然而随着扫地僧把萧远山、慕容博带走,这场战斗也就戛然而止了。
一方面是因为扫地僧确实只是点化萧远山、慕容博,并未将他们打死,而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即便打下去,最后也是那老僧胜出,因为那老僧的实力或许是远在萧峰之上的。
当年已经有三位高手验证过那人的实力了。
三、童姥提到的高手
逍遥派一直都有搜罗天下武学典籍的野心,而作为逍遥三老中的大师姐,天山童姥自然也参与了这个任务,若无意外的话,她当初前去挑战的,或许就是少林派,甚至不止是她,可能逍遥三老都对少林派出手了。

(童姥、虚竹剧照)
只是他们最终都败给了这位扫地僧,不过当时的扫地僧,还有另一个名字,即“灵门”。
童姥初见虚竹时,就对虚竹提到过一位少林派的高僧:“虚竹道:‘你说得不错,只是称我方丈大师为‘小和尚’,未免太过。’那女童道:‘怎么不是小和尚?我和他师父灵门大师平辈论交,玄慈怎么不是小和尚?又有什么‘太过’不‘太过’的?’虚竹更加惊讶,玄慈方丈的师父灵门禅师是少林派第三十四代弟子中杰出的高僧,虚竹自知。他越来越信这女童是借尸还魂。”
童姥是个怎样的人?
她用生死符操控他人生死,可以说是天上地下唯她独尊的狂人,可她却说灵门与她平辈论交,通常这种时候,她就是在抬举自己了,只有她斗不过的人,她才会格外高看,才说是平辈论交。
凭什么说她不如灵门?
道理也很简单,就因为他们压根抢不走少林派的秘籍。

(琅嬛福地剧照)
段誉在琅嬛福地的书架上就看到了这么一行字:“洞中一排排的列满木制书架,可是架上却空洞洞的连一本书册也无。他持烛走近,见书架上贴满了签条,尽是‘昆仑派’、‘少林派’、‘四川青城派’、‘山东蓬莱派’等等名称,其中赫然也有‘大理段氏’的签条。但在‘少林派’的签条下注‘缺易筋经’。”
但凡他们斗得过灵门,又何须留下这样的遗憾?
若无意外,扫地僧就是当年的灵门大师,萧峰也看出了自己与对方的差距,他不敢贸然挑战那老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