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部电话机当时就在贝利亚办公室隔壁的机房里,型号是ATE-47,通体暗红,如同一个闷罐子,3月5号夜晚,斯大林断气还不足两小时,它的指示灯就熄灭了,并非是出故障了,而是没电,整个莫斯科的备用电源都被送往孔策沃别墅,以保证医疗仪器能多支撑一阵子,而克里姆林宫这边反倒被拉闸了。
01这事听来似笑话,然而最关键的是:苏联权力的中心,居然是依靠一部需手动摇柄发电的电话机维系着,
在斯大林在世期间,这部红色电话机每天会响起两百多次,
铃声并非普通的铃响,而是尖锐的蜂鸣声,恰似烧红的针刺入耳朵里,
接线员一接到电话,需在三秒内接通,若慢半秒,电话那头便会骂人,
从3月5日晚上至3月8日早上,总计72小时,它始终未发出声响,
机房之中,唯有接线员库兹涅佐夫手表的滴答声响,
他那块表是瑞士货,战利品,走得极准。
02库兹涅佐夫后来回忆,电话沉默的第一天,他觉得那不过是临时检修,
毕竟领袖刚死,全国哀悼,没啥紧急军情,
可到了第二天,他开始慌了,
依据规定,这类级别的通讯中断持续超过24小时,需上报,
报给谁,
他在机房里拿着技术手册转来转去,手册上满是历任技师的批注,最后一行是1951年有人用铅笔写的:“别瞎弄能出声就行。”
铅笔字下面,存在一块褐色的痕迹,不清楚那是茶渍还是以往的血迹。
03他最后终究没敢上报,这在当时是个聪慧之举,同一时刻,马林科夫坐在斯大林留下的办公室里,对着那部黑色的平常电话发怔,那电话虽能拨通,可他不晓得该打给谁,按理说该打给贝利亚,可是贝利亚自脱离孔策沃别墅后便没露面,马林科夫接着跟人说:“我听着那黑电话的拨号音,嗡嗡嗡的,仿佛一个空洞的笑谈。”
043月6日清晨,赫鲁晓夫身着一件旧军大衣,自行前往国防部找朱可夫,
未预约且未提前告知,便径直闯入他人办公室,
朱可夫的副官称,他目睹赫鲁晓夫的大衣扣子扣错,头发也未梳理,仿若刚经历过轰炸的民兵一般,
两人谈了什么,没有录音,
但国防部大楼的警卫日志中有这样一条记录:6点47分,元帅办公室的老式电话被使用了——那电话不通过总机,直接连接军营,是1942年为应对德军突击队埋设的暗线。
理论上,这条线早该作废了,
在那72小时里,这条暗线成为了唯一具有生机的“声响”。
05贝利亚在干什么,
他在内务部自己的地盘上,忙着签发大赦令,
后续收缴的文件表明,他在3月6号当日签署了127份释放令,
奇怪的是,所有文件均使用内务部的内部信笺,未走中央通讯系统,
他仿佛是在刻意避开那部红色电话机,亦或是躲避着电话机所象征的那种需要集体做出决策的体制,
他当时对副手说,别使用红机子,那东西很吵闹,
这句话被记录下来,成为了他搞分裂的一个证据。
06当把技术政治学这个原本冰冷冷的词汇放置到此处时,便有了生机,
它并非是什么高深的理论,简单来讲就是:要是技术不行了,权力也得显露出来,
那套ATE-47电话系统,在设计之时是旨在追求最高效率的,然而它存在一个问题——过于集中了,
整个克里姆林宫存在三条主线路,在斯大林在世之时,此三条线分别通向他、贝利亚以及国防部的地下指挥所,
他离世之后,三条线依旧都存在,然而没人知晓该先拨打哪一条,
更奇怪的是,3月7号晚上,负责总机维护的技术组长巴吉罗夫,于自己办公桌里发现一张发黄的图纸,
图纸上画着第四条线,且用虚线标注,其终点为卢比扬卡监狱的审讯室,
他当场就把图纸烧了,
烧的时候手抖,火苗燎到了眉毛。
07权力在寻找新的传递方式,其实就是72小时不说话,
技术并无中立之态,那部红色电话机不再发声,恰恰说明它此前过于“听话”——只听从某一人的声音,
等那个人没了,线路即便通了,也没人敢率先开口说话,3月8号上午十点,电话忽然响了起来。
不是蜂鸣,是普普通通的铃音,
库兹涅佐夫接听电话,听到马林科夫沙哑的嗓音传来:“转接贝利亚办公室,。
”他手抖着插线,插了两次才插进去,
通话只有47秒,
挂掉电话之后,马林科夫又拨打给赫鲁晓夫,这一次通话时长更短,仅有21秒。
08之后发生之事众人皆知晓,贝利亚被逮捕,马林科夫不再掌权,赫鲁晓夫开始处置剩余问题,可是极少有人提到那台电话机所处的位置,库兹涅佐夫说1954年它被拆卸,零件拿去给乌克兰的一个集体农庄维修拖拉机,拆卸的时候,他在底座内发现一行刻得很淡的字,是出厂时工人所留:“莫信沉默之物”
这话现在听来,像个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