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诗词
最高5000元奖金!大河报全省寻找诗词达人,自荐、推荐通道已开启
由大河报发起的“寻找诗词河南”暨“第三届大河诗词大会”系列主题报道已经启动,作为重要活动之一,即日起,我们面向全省征集那些藏在烟火日常中的“诗词达人”,欢迎自荐和推荐!我们深信,诗词从不专属于书斋讲堂,它同样...
湘潭县图书馆获赠《方上周氏诗词集》
11月13日,湘潭县召开“左宗棠在潭十三年与方上周氏文化研究筹备会”,湘潭地方文化研究会和方上周氏宗亲会将其联合印行的《方上周氏诗词集》捐赠给了湘潭县图书馆,进一步丰富了有关文史资料。《方上周氏诗词集》为方上周氏...
第四届浙阿青少年中华诗词大赛巅峰赛举行
11月15日至16日“品中华诗韵·做强国一代”第四届浙阿青少年中华诗词大赛巅峰赛在地区融媒体...在必答题和抢答题环节,选手们沉着冷静、对答如流、创意知识题环节和人工智能“出题官”依据古诗作画,选手们结合画面意境猜出诗句。...
苏州历史、景点、美食、诗词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中国古典诗词里的苏州: 1、唐朝张继《枫桥夜泊》: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2、唐代杜荀鹤《送人游吴》: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3、唐代刘长卿《别严士元...
盛世•新程中华诗词大赛(金奖)刘奕平(中岭)个人作品赏鉴
中岭(刘奕平),[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东紫金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长期任职于广东省省厅,主要从事宏观研究和指导、管理工作。在文学领域,精通各类文体,其散文、杂文和政论,独领风骚,对历史人文的探索和对时弊...
今日启幕!寻找诗词河南,赴一场千年文化之约
如果你热爱诗词,诗词储备量数百首上千首,日常PK时总是“以一敌百”,如果你所在学校或小镇,诗词文化可圈可点,如果你擅长将诗词与音乐、绘画、新科技等结合,赋予全新表达,请加入我们。让我们以诗词为令,在中原大地上,共...
杭州中学生用古诗词演绎网络热梗
近日,来自杭州文晖实验学校的学生们,运用古诗词,把“那咋了”“包的”等网络热梗进行了重新演绎,网友们纷纷点赞:“这就是古诗词的魅力!“希望能听到更多优美的中国话!“包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中国古都之荆州(历史、景点、美食、诗词)
中国历史悠久,拥有众多古都,它们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一下荆州这座古都,说说它的都城历史、著名景点、美食、诗词。荆州市,古称江陵、郢都、南郡,位于湖北省中南部、...
2025年河南省诗词大赛决赛在我市举行史晓天韩冰出席
(记者付纪元)11月7日,2025年河南省诗词大赛决赛在市实验高中举行。副市长史晓天、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韩冰出席决赛开幕式并讲话。史晓天在致辞中说,近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文化繁荣、体育兴盛,大力...
叶嘉莹:诗词中的“美人”和爱情
从写实到象喻—诗词中的“美人”和爱情 到三国时期,曹植也用美人做比喻,而他常常把美人比作弃妇,就是被抛弃的妻子。像他所写的一首诗《七哀诗》。“七”泛指多,“七哀”就是很多种、各种悲哀。“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诗词常识巧融合消防知识记心间
在“古诗词遇上消防知识”拍摄环节,志愿者与网格员将传统诗词与现代消防常识巧妙融合,创作“春眠不觉晓防火要趁早”“十年生死两茫茫吸烟千万别卧床”等朗朗上口的消防诗句,通过情景演绎的方式拍摄成短视频,让枯燥的安全...
十首绝美古诗词:一眼沉醉,惊艳千年时光
时光如河,冲刷着岁月的尘埃,却始终带不走古诗词的光华。那些凝练的字句里,藏着“和羞走,倚门...愿这些跨越千年的诗句,能常伴你左右,在某个平凡的瞬间,为你带来一份意想不到的惊艳,让你在诗意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与温暖。
十首诗词:初读惊艳,再读已是半生
总有一行诗句,在岁月深处与灵魂蓦然相逢,如遇前世月光,于平仄韵律间照见光阴雕琢的模样。那些穿越千年的墨痕,藏着古人的半生风雪与满腔情愫,总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轻轻...这些诗词,初读时只觉字句惊艳,流转着岁月的诗意;...
西咸新区秦汉第四学校:梧桐花开诗韵悠长古诗词积累比赛
当朗朗诗声遇见秋日暖阳,当千年经典浸润童年时光,西咸新区秦汉第四学校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古诗词背诵积累活动,于11月4日、5日在各班教室温情启幕。同学们以声为翼,穿越千年文脉,让中华诗词的魅力在校园中久久...
中国古都之广州(历史、景点、美食、诗词)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中国古典诗词里的广州古都: 1.唐·张九龄《送广州周判官》: “海郡雄蛮落,津亭壮越台。城隅百雉映,水曲万家开。2.宋·苏轼《发广州》: 蒲涧疏钟外,黄湾落木初。天涯未觉远,处处各樵渔。3.宋...
怀化探索诗词楹联教育新路径—以中方县经验带动全面发展
从2023年开始,怀化市诗词楹联家协会联合中方县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局校联动、各方协同、多措并举”,积极开展“诗词楹联示范校”创建工作,推动构建“五个一”诗词楹联育人体系,诗词楹联教学活动初步形成中方特色。...
2025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
10月29日,2025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隆重开幕。此次论坛由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中华诗词学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郑州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及...
聚焦诗人IP探索诗教创新郑州诗词资源赋能城市文化软实力
中国李商隐研究会会长米彦青则提出“记忆之城”概念,主张将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等经典诗句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如地铁站点装饰、公园导览牌及社区广场舞配乐,参考沁阳市“李商隐诗歌体操”案例,让诗词美学走进日常生活。...
2025中华经典诗词论坛|陈才智:建立全国性诗人学会郑州应有所表率
陈才智说,成百上千首古诗并不是每一首都那么经典,读者没必要在浩如烟海的诗词作品中寻找古代诗人和郑州交点,每个人都有与古典诗词相遇的机缘,这需要文化工作者们的编纂与精选。本报记者李居正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2025中华经典诗词论坛在郑州举办
可通过在景区系统展示相关诗词、开发诗词主题旅游线路、打造沉浸式诗词体验场景、创新诗词文创产品等多元化路径,把诗词转化为可见可感可消费可参与的文旅产品。与会嘉宾认为,诗词与音乐、舞蹈、影视、综艺等艺术形式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