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中国石化
我国“汽油”即将升级?2026年1月1日起,中石化开始换油?很多燃油车主心里不淡
我国“汽油”即将升级?2026年1月1日起,中石化开始换油?很多燃油车主心里不淡定了!2026年1月1日当天国七排放标准实施,但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预计半年内换完。国六B升国七,深度对标欧七排放标准,管控会更全面严格,从单纯尾气排放控制转向“污染物+温室气体协同控制”,在国六B基础上优化,硫含量降至5毫克/千克,收紧颗粒物限值,还新增氨排放管控,同时首次将新能源汽车、非尾气颗粒物等纳入监管。这将进一步推动汽车行业向绿色低碳转型,纯电动汽车将更受喜欢。这里介绍一款纯电汽车,奥运冠军孙颖莎代言的国车红旗天工05。红旗天工05零下30℃能电量不亏,快充15分钟可补能80%!如今,它已凭国潮黑科技杀疯纯电SUV市场。谁说电动车冬天是“电动爹”?红旗天工05偏要做“越冷越狠”的电动狼!20-30万纯电SUV销量前三的实力,藏着解决行业痛点的硬底气。天工电池2.0实测太顶了:极寒续航保住85%,20%到80%快充仅需15分钟,喝杯咖啡的功夫就能满电出发。更绝的是国乒冠军孙颖莎联名buff,AR-HUD化身“隐形教练”,实景叠加行车提示,导航按“发球、拉球、扣杀”节拍指引,连续航条都做成乒乓球网。2000MPa热成型钢车身+超国标两倍的电池测试,冻不坏也撞不坏;四音区方言识别、多模解锁,零下20℃戴手套也能轻松操作。30处定制储物格能塞球拍、护具,恒温仓还能保护胶皮,堪称运动员专属座驾。均价26.8万,Q4交付1.5万辆,车主自发贴“冠军同款”拉花。挑纯电SUV别光看参数,建议耗到20%电量、戴手套去试驾,15分钟满电+30秒出热风的体验,会让你懂什么是“冬天也能赢”的专属姿态。
2001年,美国一招让我国堆积如山的己内酰胺产品变成废品,中石化的几位资深技术人
2001年,美国一招让我国堆积如山的己内酰胺产品变成废品,中石化的几位资深技术人员正感到绝望之际,一个人的出现改写了结局。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化纤产业正迅速发展,大家都想让国产衣服、工程塑料、汽车零件更有竞争力,但有个关键原料——己内酰胺,国内产量远远不够,造尼龙6、做纺织原料都离不开它,主要还得靠进口,那会儿,全球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是欧美企业,价格说变就变,技术核心被紧紧捏在手里,每年光买己内酰胺,中国就要花掉大量外汇。1995年前后,中石化决定砸下巨资,从美国引进一条己内酰胺生产线,那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几乎相当于公司全年利润的三分之一,大家都觉得这下可以靠自己的设备生产,甩开对进口的依赖,然而,现实远比理想要复杂,生产线装上了,设备是新鲜的,可没多久问题就冒了出来,最棘手的就是催化剂,这玩意儿是生产己内酰胺的核心环节,美国设备里用的催化剂配方和工艺,压根不给中方,号称“商业机密”,国产的催化剂根本跟不上质量要求,照着设备说明书去做,出来的产品质量不行,成本还高,市场竞争力几乎为零。更让人郁闷的是,国外企业根本没闲着,美国公司一边向中国卖设备,一边却在自家升级生产工艺,中国的设备刚投产,人家的新一代技术马上在学术期刊上亮相,市场标准也被他们越提越高,美国和欧洲企业合起来打价格战,新产品纯度提升,成本还降了,中国新上线的设备,眼看着就要变成“明日黄花”,产品卖不出去,库存堆积如山,巨额投资眼看要打水漂,许多技术人员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儿。美国等西方企业不光在明面上竞争,还在背后设下连环招,先是诱导中国企业不断扩产,然后突然降价,市场份额被抢走,产品成了废品,原本寄予厚望的进口生产线,反而成了沉重的包袱,到了2000年前后,这条线几乎成了厂里的“心病”,有的仓库堆满了没人要的己内酰胺,环保压力也随之而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一位“老顽童”站了出来,他就是闵恩泽院士,催化剂领域的顶级专家,这个名字在化工圈子里如雷贯耳,早年他留过洋,后来放弃国外优越条件,专心在国内琢磨催化剂,他身上最厉害的地方,是不认输的劲头,身体状况其实并不好,但他来了之后没喊苦,也没忙着指责设备问题,而是直接钻进实验室和仓库,把一堆堆己内酰胺样品和美国原装设备拆下来的催化剂粉末仔仔细细分析。他发现美国催化剂里用了一点特殊的稀土元素,中国恰好是稀土大国,这个发现让大家看到了突破口,团队里年轻人和老专家混合着,天天泡在实验室里,从稀土配比到各种载体材料,能想到的方案都试了个遍,没有现成公式,他们就一项项试,失败记录本都写满了,吃饭啃馒头,困了就在实验台边趴一会儿,经常一连做几十个实验,终于有一天,他们在催化剂配方里加入了千分之几的纳米氧化铝,催化剂寿命大幅提升,反应温度也降了下来。实验室里气氛一变,所有人都盯着设备看产品结果,第一批新工艺生产出来的己内酰胺,纯度高、能耗低、各项指标都超过了预期,更关键的是,这整套技术完全自主,不受国外专利限制,那些堆在仓库里的“废品”,经过新工艺处理后,摇身一变成了优质原料,很快就畅销全国。中石化的己内酰胺产品成本大降,质量提升,市场立马有了竞争力,国内己内酰胺的自给率也一路飙升,以前一年进口要花大钱,现在国产货不仅能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出口到别的国家,欧美企业看到中国不但搞定了生产,还能把绿色环保技术出口,甚至一些国外老牌化工厂都被中国技术逼得关了门。闵恩泽院士和团队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继续研究生产环节的环保难题,几年后,他们又搞出一套废水零排放的绿色工艺,副产品还能变成新利润点,到了2010年,中国的己内酰胺自给率接近九成,全球市场份额也快速增长,中国己内酰胺产品逐步攻进欧美市场,彻底扭转了过去被动依赖的局面。信息来源:中国石化报社《巴陵石化己内酰胺绿色生产成套新技术获中国工业大奖》
私人加油站的油到底差在哪里,其实油品是一样的,关键看这几方面
私人加油站的油到底差在哪里,其实油品是一样的,关键看这几方面有些人一听私人加油站就不敢去加,觉得油品质量肯定不行,还是愿意去中石化,中石油的油库里面拉。可真相却是,大部分私人加油站的油就是从中石化,中石油的油库里面拉出来的,同样的油,不过是卸在了不同招牌的罐里面。所以别觉得私人加油站的油就有原罪,油品本身肯定没有问题,关键是私人加油站在运作的时候要如何节约成本。这样说就很明白了吧,油都是一样的,可是卖的人不一样,就会让人感觉到油品质量差,咱们再具体讲讲这事情。中国质量万里行去年抽查了2836家加油站,总共有9685个油样,合格率高达97.5%,说明油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加油站的计量情况呢,三桶油的加油站100%是合格的,而私人加油站合格率却只有79%,最大误差高达6.1%。这就意味着50L的油实际上只给了你47L,这样一来,你肯定感觉油是不耐烧的。但实际上不是不够烧,而是没烧够量。还有另一个因素就是运输储存过程的问题,毕竟一个是私企,一个是大型国企,这里面差的可就大了。比如说运输方面两桶油的可全部都是专门的油罐车。可是私人加油站,谁敢说他是专门的?上一趟拉的是柴油,下一趟拉汽油,等到下下一趟说不定拉花生油去了。而且私人加油站的地罐,天知道会不会老旧,密封会不会差,一旦有雨水渗进去,油就会分层,我以前还看到有人在上面种菜,也不知道合不合规。私人加油站客人没有大加油站那么多,导致油罐很长时间才见底。乙醇汽油放久了就吸水,出现发动机抖动,亮灯的情况。而中石化,中石油加油站就不一样,他们走量走的特别快,一罐油用不了多长时间就换成新的了,所以不会出现这些情况。这感觉就和超市差不多,越是销量好的超市,菜品就越新鲜。但私人加油站毕竟价格摆在这里,所以对一般老百姓来说诱惑力还是蛮大的,如果非要去私人加油站加油,只需要避开三个高危路段就行了。他们分别是偏僻景区,高速出口,匝道以及老国道乡道之类的。这些地方的共同特点就是很喜欢做一次性生意,而且客流量又非常少,油品存的久,容易导致乙醇汽油过期。但如果是长期存在的加油站,也有好多车在那加油,这样的私人加油站反而比中石化,中石油的加油站还好,毕竟人家的价格优势就摆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