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同样都是红茶,为什么便宜的几十一斤,贵的几万一斤?有什么玄机

1、关于茶叶的价格,其实一直是茶圈里争议不断,永远不停在讨论的话题。比如,明明是一片树叶,为什么要卖这么贵?比如,为什么

1、

关于茶叶的价格,其实一直是茶圈里争议不断,永远不停在讨论的话题。

比如,明明是一片树叶,为什么要卖这么贵?

比如,为什么包装盒的价格那么贵,而茶叶的价格反而更便宜?

比如,为什么同一款茶,便宜的只要几十块,贵的却要几万块?

说实话,任何产品的定价,都离不开它的价值。

它的价值区间大概在什么地方,它的价格就大概在什么地方。

也就是说,成本几块钱的茶,它就不可能卖到几万块去——卖家没这个底气啊~

再说,只有几块钱成本的茶,肯定是不好喝的,原料差,工艺烂,加工环境脏乱差,它的香气滋味口感,属实撑不起消费者几万块钱的期待值。

卖这种货,投诉率肯定是高的。

尤其,生产几块钱成本的茶的厂家,其实力与人脉资源,也决定了他们无法高攀到能买得起几万块钱的茶的消费群体——老祖宗早就说过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所以他们心里清楚明白,生产这种便宜货去标上贵得要死的价格,完全就没有必要。

同样,成本几百块几千块的茶,也不可能卖几十块,就算是行情不行,降价也不可能降这么多,这已经是降到血本无归的程度了~

要这样子卖茶,还不如停工歇业,关上大门,出去旅行去。

山南海北逍遥几年,等行情回暖,再回来重操旧业,岂不是比当下割肉来得更好?

2、

具体到红茶的价值,还真的是比较混沌的,云里雾里的。

相比白茶的定价标准、武夷岩茶的定价标准、普洱茶的定价标准,红茶的定价标准,相对,更令人不知所措,也就买不下手去。

其实,红茶的定价,相对于其它的茶,如果梳理清楚的话,会令人更好理解,也更容易理解。

以正山小种红茶为例,它最直接的定价方式,就是以产品的等级来定价。

让我们拉开思绪,把红茶想象成一根甘蔗。

大家都吃过甘蔗吧,南方北方的茶友们都吃过,细细的身条,长长的个头,底下是根,顶上是嫩叶包围的嫩梢。

吃甘蔗的时候,最底下的部分是最难吃的,因为底下比较老,纤维比较粗糙,吃起来水分少,甜度低,最要紧还刮嘴,一不小心就舌开唇绽,受伤流血。

所以,如果把一根甘蔗切分开来卖的话,根部这部分,价格肯定是最便宜的。

甘蔗的根部,就相当于红茶的叶片茶,没有芽头的纯叶片茶,粗老,叶大,价格当然起不来。

尤其是那些从叶片茶当中过筛筛出来的碎末,因为卖相不好看,就更是叫不起价了。

如若再加上这款碎末红茶的加工工艺,还十分地差,产区还十分地劣,不适合种茶,甚至原先是菜地....那它的价格,就更加地,叫不起来了。

喝着一股菜瓜味,淡淡的,卖几十块一斤,已经是利润空间特别巨大了。

3、

那么,那些几千块,几万块的红茶,又是怎么来的呢?

还是用甘蔗来做比吧。

甘蔗中间的部分,中间偏上又不到嫩叶的那个部分,是最好吃的,最嫩的,脆生生的,水分最丰沛的,最甜的。

用来榨甘蔗汁的,也大多是这个部分的甘蔗。

如果把这根甘蔗切分开来卖的话,这个部分的甘蔗,肯定是最贵的,价格最高的,也是最先卖掉的。

那些贵的茶叶,几千块,几万块的茶叶,跟中间和中间偏上的甜甘蔗,是一样一样的。

贵的茶叶,大多是芽头。

除开它们的高贵出身,比如是荒野茶,比如是有机茶,比如是几百年的老丛老树...若是没有这些外力加持,那一株茶树上采下来的芽头,其价格与营养成分,肯定是高于叶片茶的。

芽茶贵于叶茶,这是六大茶类里,通行的硬指标。

红茶也不例外。

贵的红茶,那些产量低而价格贵的,基本上,芽茶居多,并且,有些还是纯芽头做出来的茶。

像是顶级红茶代表《金骏眉》,要做一斤,需要采下桐木村里百年老菜茶茶树上采下7-8万颗芽头,才能做得出来。

还要天气好,并且还要制茶师工艺精湛,否则,一股雨水味加一股沤青味再加点地瓜味....就不值钱了。

请算一下成本:桐木村里的百年菜茶树上,7-8万颗芽头,采一斤茶青需要三五个人,采一天多,具体要看采摘时期的天气条件,以及当年茶树生长时期的气候条件,如果气候条件不好,天气冷,还热得慢,这采摘的期限还得延长,这产量,还得再降。

直白地说,一户桐木村的茶农家里,一年做得出20斤左右的金骏眉,就算是高产大户了。

所以大家想一想,金骏眉的成本,是不是比普通的那些随便种一种,随便采一采,随便发酵一下,再筛出来的碎叶子的成本,要高出一百个level?

而金骏眉的稀缺程度,也决定了它的价格,会被粉丝们往上托举着,达到一个普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那么,芽茶金骏眉,价格比碎茶叶贵出好多倍,也是理所应当的了。

就算是金骏眉的兄弟们,银骏眉,铜骏眉,它们的价格比碎叶红茶贵,也是可以理解并接受的。

4、

稀缺的茶,正如豪宅,都是贵的,因为想要它的人很多,必须要用价格来拉开差距。

高等级的茶,产量低,品质高,正如去火星的船票,并非一般人可以企及与想象。

中国人的传统里,讲究的是,德位相配。

把这个行为准则具体到喝茶这件事情上,那就是,有多少预算,就买多少价格的茶叶来喝。

不要超纲,也不要妄自鄙薄。

每个人都喝自己喝得起的茶,并且,不要企图去希望那些自己仰望的茶,会降价。

降价一定是靠降低品质才能实现的。

当你仰望的女神,降低了出嫁的聘礼,你还敢娶吗?

就算你敢,你的亲友们,也不会同意。

突然降价,必有诸多猫腻。

不是么。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5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