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海南岛将封关,俄媒提前宣告:俄企迎来巨大机遇

海南岛即将封关,俄罗斯下定决心: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海南即将启动全岛封关距离2025年12月18日海南全岛封关只剩

海南岛即将封关,俄罗斯下定决心:要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海南即将启动全岛封关

距离2025年12月18日海南全岛封关只剩2个月,俄罗斯却在此时加急向国家杜马提交《中俄促进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审议;

一边是海南 “境内关外” 的制度突破,一边是中俄投资的权益保障,两项举措密集推进背后,俄罗斯究竟想通过海南封关解决什么问题?

关于这一点,从《俄罗斯商业咨询报》近日的一篇报道中,就可以窥见一二。

这篇报道指出,中国海南岛自由贸易港全岛封关的启动,将为俄罗斯企业开辟巨大的机遇。

对于跟中国合作的公司来说,尤其会带来重大利好。

俄媒:俄企将受益于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

首先,海南封关并非 “封岛”,而是通过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 的规则设计,打造全球开放水平最高的特殊区域之一。

按照官方定义,“一线放开” 意味着除了依法需要检疫的商品、或者部分需要出示许可证的货物之外,其余“零关税”货物将一律放行。

“二线管住” 则是对从海南进入内地的货物,实施常规海关监管。

这种优化设计,恰好戳中了俄企长期面临的贸易痛点 ——

以6600类零关税商品为例,覆盖俄企重点关注的设备、原材料、医药产品,较此前1900类的范围大幅扩容。

繁忙的港口,集装箱陈列码头

相当于俄企赴海南投资时,近七成进口商品可直接免除关税成本。

而且海南封关之后,不仅“零关税”商品的比例提升到74%,企业所得税也将减免至15%,进一步降低了外企的运营成本。

俄罗斯此时紧盯海南封关,本质上是为了突破当下的地缘经贸困境。

受西方制裁影响,俄罗斯能源、农产品等核心出口品类面临渠道瓶颈 ——

欧洲市场对俄能源进口的限制仍在持续,俄小麦、肉类等农产品进入欧美市场时,也常遭遇非关税壁垒。

为了对冲风险,俄罗斯近年一直试图拓展亚太市场,但物流成本高、政策对接难的问题始终存在。

俄罗斯能源出口

海南封关带来的,正是俄罗斯对接亚太的 “跳板优势”。

地理上,海南位于中国南部沿海,一边连接中国14亿人的消费市场,一边靠近东南亚经济体。

俄企落地海南后,既能便捷进入中国内地,也能通过海南与东盟的贸易协定,辐射东南亚市场。

今年3月复航的喀山 - 三亚航线,更是为这种 “跳板效应” 提供了物流支撑。

而中俄投资协定的推进,则为俄企赴海南投资加上了 “双保险”。

目前,普京政府已经向俄罗斯国家杜马,提交了正式的协定文件,以供批准。

从这个动作上也可以看出来,俄方早已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势必要抓住眼前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通过海南封关优化俄企成本、测试运输新航线。

俄罗斯总统普京

对于俄罗斯而言,海南封关的机遇之所以 “千载难逢”,还在于它能与俄远东开发形成协同。

俄远东地区拥有丰富的油气、矿产资源,但受限于当地加工能力,多以原材料形式出口,附加值较低。

若俄企将远东的资源运至海南,依托海南的 “零关税” 政策建设加工基地,将原材料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后再内销或出口。

既能提升资源的经济价值,也能带动远东地区的就业和产业发展。

这种 “从资源、到加工、再到市场” 的合作模式,正是俄罗斯当前急需的经济增长点。

中俄关系

眼下,距离海南封关仅剩2个月,俄罗斯的动作已释放出明确信号:从提交投资协定审议,到推动企业赴海南考察,俄方正全力抓住这个巨大机遇。

对俄罗斯而言,海南封关不仅是一次政策红利的获取,更是突破地缘困境、对接亚太市场的关键选择。而这种选择,也将为中俄经贸合作打开新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