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宁波女婴心脏手术去世,给我们哪些警示?

这两天看到不少人留言让说说宁波先心孩子做手术死亡的事。其实类似的孩子做全麻手术后死亡的新闻今年已经有过好几起,比如之前的

这两天看到不少人留言让说说宁波先心孩子做手术死亡的事。

其实类似的孩子做全麻手术后死亡的新闻今年已经有过好几起,比如之前的湛江的孩子腺样体手术后出血死亡,湖南桂阳儿童全麻拔牙后死亡。

对这类新闻,我的看法是差不多了。

1、手术,尤其是全麻手术肯定是有风险的,作为患者或家长遇到这样的事肯定是巨大且难以接受的悲剧,我们作为读者看到,尤其是作为父母看到这样的新闻也难免心痛,进而可能影响自己面对同类问题时的决策。

但另一方面,这些事件现在有,过去也有,把这些零星的事件放在每天都在进行的大量手术里,整体还是小概率事件,只不过过去遇到这样的事不容易被更多人知道,现在由于网络信息的发达,这样的事借助热搜传播很快,更容易被更多人知道。

2、房间隔缺损确实是比较常见的,通常来说婴儿期发现的轻度缺损,对心肺功能不影响或影响小的,是可以先观察,一是有的可能能自愈,二是孩子大了手术耐受能力会更好。

具体到这个孩子的病情,虽然有超声报告等公开的信息,但孩子是否需要手术,以及何时手术更合适,手术中是否有发生意外甚至违规的操作,这些都需要有更深入的调查或鉴定才好评估,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好像也已经在调查,我们可以等调查结果再讨论。

3、目前医疗行业过度治疗还是很普遍,近些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一方面医疗机构数量和医生数量都在持续增多,而且增幅不小,另一方面是人口在减少,新出生人口减少尤其明显。比如2023年,我国人口减少了208万,而执业医生数量增加了34.7万,相比2022年增加了7.8%,这就导致僧多粥少。

同时近些年经济下行,再加上医保控费等问题,导致很多医院,包括公立医院的经营压力增大,在这个趋势上,除了一些医疗机构在关门或合并,医生降薪也很普遍,最近也有医生跑外卖的新闻。

这种状况在儿科领域尤为突出,由于出生人口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腰斩,产科、儿科、儿外科的经营压力尤其大,在这种状况下,医院、医生为了保收入,放宽手术指征抢病人,包括把不需要手术的病人拉去手术,把可以晚做的手术提早做了,以免患者被别的医院、医生抢走了。

这是医疗行业不应该发生的事,但是在切切实实地发生。这些年我不论是和还在从事儿科的同学还是前同事吃饭聊天,都会听到很多这样的吐槽。

当然,过度治疗比较普遍,也不等于说宁波这个案例也是这种情况。

4、对于患者来说,面对这种新闻,如果面临手术,尤其是全麻手术,我们还是要记住下面这几点。

一、不需要因为这样的偶发案例而不让孩子做本该做的手术,因为耽误治疗同样会有不好的结果。

二、在过度医疗比较普遍的情况下,在孩子面临相对大的治疗,比如全麻手术之类,如果病情不是太紧急,还是建议多咨询两个相关专科的医生,不方便面诊哪怕线上问诊一下,得到二次确认再做决策会更稳妥。

三、手术也好,操作实践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相比而言,大的医院,或专科医院的医生,通常对某类疾病的操作实践会更多,所以如果条件允许找专科医院、专业医生,有条件的话也通过病友或医生熟人了解一下医生的口碑再选择,安全系数会更高一些。

做到了这些也不等于能完全避免这类不良事件,但可以最大概率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