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史迪威在印度组建驻印军时,基本上事必躬亲,严格把关,从根子上杜绝了贪污腐败,把援

史迪威在印度组建驻印军时,基本上事必躬亲,严格把关,从根子上杜绝了贪污腐败,把援助物资真正用去打日军。甚至连下发给士兵的维生素片,史迪威都要亲自看着他们咽下去,就是害怕军官会将维生素片克扣倒卖。 说起二战中印缅战场那段历史,史迪威这家伙绝对是个关键人物。他不是那种坐在办公室里发号施令的将领,而是真刀真枪地扎在基层,亲力亲为地把中国部队从溃败的边缘拉回来。1942年缅甸保卫战打崩盘后,新22师和新38师这两支国民党部队狼狈逃到印度阿萨姆邦,兵力折损大半,装备丢得七零八落,士兵们营养不良,疟疾脚气病一大堆。史迪威接手后,没耽搁,直接在拉姆伽这个地方建起训练中心,本来是英国人关德意战俘的旧营地,他一脚踹开那些闲杂人等,硬是把它改造成中国驻印军的摇篮。这地方离加尔各答三百多公里,交通不便,但史迪威看中它够大够偏僻,不会轻易被日军骚扰。 史迪威的管事儿方式,说白了就是不信任中层军官。他知道国民党部队里头贪污成风,援助物资从美国空运过来,路上就得层层扒皮,到士兵手里剩不下多少。租借法案下的弹药、粮食、药品,本该直奔前线,结果不少进了黑市,或者被军官们私吞。史迪威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补给链全抓在自己手里。美军观察员跟着每一车物资,从加尔各答港口卸货开始,到拉姆伽仓库入库,全程盯梢。序列号一个不落,缺一箱手榴弹,他就追到中尉的私人物品里头,抓现行直接撸职。工资也由美方发,士兵每月领到手里的钱,是实打实的美元,军官们想从中抽成?门都没有。这套规矩一出,部队里头的蛀虫少了八成,物资终于能用到刀刃上。 最接地气的例子,得说那维生素片的事儿。热带丛林里,士兵们天天泡在潮湿泥地,脚气病、痢疾横行,美国援助的维生素B和C片是救命的东西,一瓶能顶半个月。但史迪威听说过太多军官把药片倒卖到印度市场的案例,一粒片子换一包烟,士兵们就只能喝稀粥扛着病上阵。他气得直拍桌子,下令分发时必须当面监督。不是让助手去,而是他自己天天准点到场,从瓶子里倒出药片,一人一粒,看着咽下去才算数。这不是小题大做,数据摆在那儿:拉姆伽训练初期,部队营养不良率高达四成,经过几个月整训,身体素质直线上升,新兵体重平均多出十斤。那些军官呢?被盯得死死的,私藏的药瓶一搜一个准儿,抓出来就遣返重庆,军籍都没了。史迪威这招,从根儿上堵住了漏洞,援助的玩意儿不再是军官的肥肉,而是真金白银砸在打日军上头。 拉姆伽的训练可不是走过场。史迪威从美国调来一千多教官,教的都是实战科目:机械化步兵战术、炮兵坐标计算、坦克维修保养。原先新22师和新38师剩三千人左右,他扩编到两个军,补充新兵上万,全是志愿兵,筛掉那些拉帮结派的货色。装备上,美式M1步枪、105毫米榴弹炮、谢尔曼坦克,一应俱全。史迪威亲自把关装备分配,军官领用单得盖三道章,美军核对后才过关。结果呢?这支驻印军成了国民党部队里的标杆,1943年底从雷多出发反攻缅北,于邦、孟关一个个拿下,日军十八师团被打得节节败退。密支那战役里,驻印军配合美军马里尔突击队,硬是啃下日军重兵把守的机场,切断了他们的补给线。要知道,日军在缅甸横行两年多,就因为这支部队的出现,局面才翻盘。 当然,史迪威这么干,得罪人那是肯定的。国民党军政圈子,本来就看不惯外国人插手内务,他管得太细,军官们觉得丢面子,重庆那边传话,说他不懂带兵,只会瞎折腾。援助物资的流向,史迪威在日记里记了笔账:1944年国民党贪污的租借款高达三亿八千万美元,六成新兵训练不完,四成跑路,两成饿死。这不是空穴来风,美军情报组也证实了。蒋介石那边,优先囤物资备战内部对手,而不是全砸在抗日上。史迪威直言不讳,上书罗斯福,建议切断援助,除非给他全权指挥中国部队。罗斯福还真发了电报,威胁不配合就停供,但重庆顶着不放。结果,史迪威的“XY计划”——训练三十个师的宏图,只实现了十个。驻印军虽小,却成了他手里最锋利的刀,缅北战场上,日军补给线被掐断,英帕尔战役的压力也减轻不少。 这事儿得说透,史迪威不是圣人,他对国民党军官的偏见有道理,但也加剧了摩擦。拉姆伽的成功,靠的就是这种铁腕:美军管训练和补给,中国军官管纪律和行政。士兵们吃上热饭,领到药片,穿上新军装,士气上来了。1944年夏,驻印军主力推进到密支那外围,日军反扑猛烈,但这些部队没崩,硬扛住了。孙立人的新38师,廖耀湘的新22师,配上美式火力,成了日军眼里的硬骨头。史迪威的把关,让援助的每一分钱都砸在炮弹上,而不是军官的腰包里。要是没这层严防,缅北反攻早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