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72年6月,福州军区司令韩先楚上将叫来秘书,嘱咐:“你去汤井巷招待所,宣布一

1972年6月,福州军区司令韩先楚上将叫来秘书,嘱咐:“你去汤井巷招待所,宣布一项任命。”谁料秘书竟讲:“上级已经下了通知,您是司令,他是副司令,哪有正职通知副职的道理?”韩司令回答:“你不懂。” 韩先楚出生于1913年湖北红安一个贫困家庭,早年经历放牧和手工劳动,后到城市谋生。1927年当地农民运动兴起,他参与其中,负责相关事务。1930年加入党组织并进入部队,从基层起步,逐步担任小队领导职务。长征时期所属部队执行保护任务,在关键战斗中表现突出。到达北方根据地后,职务逐步提升,参与多场作战行动。这些经历让他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抗日阶段,韩先楚在东部地区部队任职,从辅助领导到主要指挥,负责开辟新区域。在冀鲁豫一带组织力量,指挥长乐村和神头岭等战斗,扩大了影响。解放战争中,他领导东北部队,指挥新开岭等战役,随后参与辽沈和平津行动,还负责海南岛任务。1950年进入朝鲜战场,担任副职,组织多项作战。1955年获高级军衔,1957年调任福州军区领导,继续负责区域事务。 陈再道1909年出生湖北麻城贫困背景。1927年参加当地起义,1928年加入党组织。从部队基层领导起步,逐步到中层指挥,经历长征过程。抗日时期,在129师相关旅级单位任职,参与百团大战等行动。解放战争任纵队领导,上党淮海战役中发挥作用。1955年获上将军衔,曾负责中部军区事务。1972年调任福州军区副职,继续贡献力量。 李志民1906年出生湖南浏阳,1927年加入党组织,1928年进入部队,任政治工作职务。长征中所属红二十五军,参与反围剿和东征西征。抗日在晋察冀地区负责分区事务。解放战争任纵队和兵团政治领导,清风店石家庄太原战役有贡献。1955年获上将军衔,曾在教育机构任职。1972年调福州军区政委,负责相关工作。 三人战争年代多次合作,建立牢固联系。韩先楚与陈再道同湖北出身,早年并肩,陈再道资历较老,曾在红军时期担任更高职务。李志民与韩先楚长征同部队,共同经历陕北战役。这些交集让他们在后期保持互助关系,形成独特纽带。 1971年,韩先楚得知江西一些老同志健康问题,安排接至福州安置。先在医院检查,后住招待所。陈再道使用化名入住,家属陪伴。次年6月,中央文件任命陈再道福州军区副司令员,李志民政委。韩先楚收到文件后,指示秘书传达。秘书认为程序不当,韩先楚解释战友情谊重要,最终亲自前往宣布。 当时福州军区领导包括韩先楚、陈再道、李志民、王建安四位上将,阵容齐整。陈再道协助作战事务,李志民专注政治工作,王建安分管其他。军区覆盖福建等地,负责沿海防御。四位将领分工协作,推动部队建设。该时期军区实力增强,下属单位分布广泛。 韩先楚1973年调兰州军区,继续领导西北事务。陈再道后调铁道兵负责工程部队,后任中央军委顾问,提供咨询。李志民留在福州军区,后也任顾问,参与决策。韩先楚1980年进入中央军委高层,1983年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职,处理相关事项。 三人逝世日期分别为韩先楚1986年10月、李志民1987年11月、陈再道1993年4月。他们一生贡献于军队建设,留下丰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