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正式宣布了! 11月25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未收到更新版“19点”和平计划,但将研究美国调解方案,强调“开放谈判立场”。 这番话听着温和,其实俄方心里有十足底气。战场主动权牢牢在握,红军城、库皮扬斯克已相继攻克,俄军根本没必要急于妥协。 美国抛出的28点调解计划早传得沸沸扬扬。核心就是让乌克兰割让部分领土、裁减军队,彻底放弃加入北约的诉求。特朗普更是直接放话,27号前乌方必须接受。 泽连斯基现在难到了极点。国内经济下滑28.8%(数据源自乌克兰国家统计局),失业率飙升,老百姓怨声载道。前线战事接连失利,谈判成了唯一的喘息机会。 最近这段时间,俄军在东部战线上的推进相当顺利,红军城和库皮扬斯克这些关键节点相继被攻克,意味着乌军的防线正在被一点点挤压、撕裂。 手握战场主动权的一方,自然没有理由急匆匆地跑到谈判桌上去妥协。说白了,俄罗斯现在有的是资本和时间,等着对手先沉不住气。 而那个让俄罗斯愿意“研究一下”的美国方案,其实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这个被外界炒得沸沸扬扬的28点调解计划,核心内容简单粗暴,却直指要害。 它要求乌克兰承认现实,割让部分已经失去控制的领土;要对军队进行大规模裁减,彻底削弱自己的军事潜力;最重要的一条,是永久放弃加入北约的念头,成为一个中立国。 这几乎就是为乌克兰量身定做的一份“城下之盟”。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还亲自下场,直接给出了最后期限,放话要求乌克兰在11月27号之前必须接受这个方案。 这种带有强烈压迫感的时间表,让本就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仿佛一场倒计时已经开始,滴答声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这下可好,压力全部给到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这边。他现在的处境,可以说是被逼到了墙角,前后左右都没有退路。 国内的经济状况已经濒临崩溃,根据乌克兰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国内经济下滑了惊人的28.8%。这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无数停产的工厂,是港口的萧条,是普通人饭碗的破碎。 随之而来的就是失业率飙升,老百姓的生活一天比一天艰难,怨气和不满情绪在社会上蔓延。前线那边更是坏消息连连,兵力不足、弹药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节节败退的战线严重打击了士气。 在这样的内外交困之下,谈判似乎成了唯一能喘口气的机会,可谈判桌上的筹码,却已经少得可怜。 俄罗斯的底气,不光是地图上推进的战线,更来自于它背后那台已经开足马力的战争机器。在西方严厉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的军工企业不仅没有停滞,反而通过一系列的内部调整和外部渠道,将炮弹、坦克的生产线开到了最大。 这种将整个国家经济转向战时轨道的能力,让很多人始料未及。他们似乎已经做好了打一场持久战的准备,根本不在乎谈判是今天开始还是明天开始。 佩斯科夫口中的“开放立场”,在这种背景下就显得意味深长。但这种开放,究竟是为和平敞开大门,还是为拖垮对手设置的陷阱?这恐怕只有克里姆林宫自己心里最清楚。 而在这场美俄的隔空交锋中,一个声音显得有些微弱,那就是欧洲。作为冲突的直接利益相关方,欧洲国家似乎正在被边缘化。 美国抛出的方案,更多是基于其自身的战略利益和国内政治考量,欧洲的安全关切和未来布局,似乎并没有被放在核心位置。这种被排除在核心决策圈外的感觉,让许多欧洲国家感到不安和焦虑。 他们担心,一个仓促达成的和平协议,可能只是暂时的休战,甚至是为未来的更大冲突埋下伏笔,而届时,直面风险的依然是欧洲大陆。 现在,整个棋局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衡。俄罗斯手握军事优势,以逸待劳;美国急于“甩包袱”,给出了一个带有最后通牒性质的方案;乌克兰则在战与和之间痛苦挣扎,每一个选择都可能是万丈深渊。 时间,似乎成了最关键也最残酷的因素。特朗普设定的27号期限就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让基辅几乎没有犹豫的空间。 未来的几天,或许会决定这场持续了近两年的冲突走向。面对这样一个看似没有赢家的局面,和平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是暂时停火,还是彻底解决争端?这盘棋,究竟会走向何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不如说说你的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