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中日交流重磅变动:丰田等20家日本龙头企业,原计划11月25日赴华洽谈新能源、半导体合作,行程取消或延期;筹备近半年、预计3000人参与的中日友好交流活动也同步叫停。可能有人问政客说几句错话,至于让企业合作黄了?当然至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底线,碰了别想好过。 (信息来源:金羊网——中日多个交流活动已叫停!日本旅游遭“秒冻”,日媒关注百度热搜) 行程变动的前几天,丰田还在进博会上和中国一汽签了进口零部件合作协议,明确2026年要深化整车零件采购合作,甚至高调宣布要在上海建独资新能源车企和电池研发中心,一副要深耕中国市场的架势。 而索尼也不含糊,2025年4月刚完成在华游戏机业务的全资收购,把原来的合资公司变成独资企业,旗下PS5主机在华销量都冲到67万台,中国市场妥妥的成了它全球第五大市场。 一边是紧锣密鼓的合作布局,一边是突然搁置的访华行程,短短几天内的反转,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当前中日双边关系日趋恶化对经济合作环境带来的影响。 行程变动的连锁反应很快显现出来。这次要谈的可不是空泛的合作意向,而是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建设、半导体技术联合研发这类实打实的项目,不少都已进入设备筹备、投资规划的关键阶段。 对丰田、索尼这些企业来说,突然延期不仅打乱了原本的推进节奏,还得额外付出时间和资源成本,日本商界不少人都急得不行。 有行业分析说,这次搁置的合作里光重点项目就有8个,涉及的金额从几千万美元到上亿美元不等,都是双方磨了好久的深度合作,想靠线上沟通临时补位根本不现实。 同时,那些指望通过友好交流活动对接生意、切磋技术的中小企业也受了影响,原本顺理成章的合作对接一下子断了档。 更让人琢磨的是,近期中日产业合作还透着股“矛盾感”。 日本企业在华布局一点没停,丰田除了要建新能源工厂,还跟中国重汽、五矿集团敲定了氢燃料和储能领域的合作,甚至计划2026年联合小马智行投放上千台自动驾驶出租车。 他们明显是想跟中国市场深度绑定,但日本从2025年5月起就开始收紧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把百余家中国实体列进限制名单,连氟化氢、蚀刻液这些关键材料都管得严严实实。 这种“又想赚市场的钱,又要设合作的坎”的操作,让中日产业合作陷入了既离不开彼此、又互相牵制的复杂局面。 合作停摆的影响也蔓延到多个行业。旅游圈里,不少中国旅行社已暂停了日本游产品,原本热门的赏枫线路现在都不接单了,网上甚至还冒出了专门帮人打电话退日本酒店的中介服务。 制造业这边,一些依赖日本核心零部件的中国企业开始忙着调整供应链,加快找国产替代的节奏,而日本那些靠中国订单吃饭的零部件企业,已经感受到了订单下滑的压力。 面对这情况,日本经济界的相关机构也急了,纷纷呼吁尽快恢复双边沟通,别让政治因素打乱了企业的市场化合作。 只是,接下来能不能让合作回暖,关键还是要消除那些不确定因素,重新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让企业能在稳定的环境里放心合作、互利共赢。 现在全球经济都面临下行压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畅通对两国都有好处,但这一切的前提,是双方能尊重彼此的底线、遵守合作的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