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13 岁的小女孩生了一个儿子,一天她抱着儿子在路边玩,对面路边有三个老头,其中一个老头看到了,就对另外两个老头说:"你们看那丫头,自己还是个娃娃呢。" 这话顺着风飘到小女孩耳朵里。她低头看着怀里熟睡的婴儿,手指轻轻抚过孩子柔软的脸颊。太阳明晃晃地照在土路上,她把孩子往树荫底下挪了挪。那三个老头还站在对面杂货店门口,摇着蒲扇朝这边张望。 小女孩名叫小月,孩子是去年冬天生的。当时村里人指指点点,学校劝她休学。母亲早逝,父亲在城里打工,只有奶奶颤巍巍地接过这个襁褓。现在奶奶去镇上卖菜,嘱咐她在家看孩子。怀里的小生命咂着嘴,鼻尖渗出细密的汗珠。 杂货店门口的老头们还在议论。穿白背心的李爷爷叹气:"她爹回来非得气死。"摇蒲扇的张爷爷接话:"听说男娃才十六岁,跑外地去了。"一直沉默的王爷爷突然转身进屋,端出碗绿豆汤:"丫头,过来喝碗凉的。" 小月犹豫着走过去。王爷爷把碗塞到她手里,婴儿在怀里动了一下。三个老头凑过来看,布满皱纹的脸突然柔和起来。李爷爷从柜台里掏出棒棒糖,张爷爷翻出孙子的小摇铃。这些硬邦邦的老头子,看见婴儿挥舞的小手时,眼睛都亮晶晶的。 从那以后,杂货店门口总放着把旧藤椅。小月抱着孩子经过时,老头们轮流帮忙抱娃。李爷爷教她怎么拍嗝,张爷爷说夜里哭闹要摸后背,王爷爷经常留碗排骨汤。有次孩子发烧,三个老头凑钱叫车送去卫生院,在急诊室外等到天亮。 小月重新回到学校。每天早晨把儿子送到杂货店,奶奶缝的书包里装着奶瓶尿布。老师们都纳闷,这个曾经沉默的姑娘变得爱笑了。期中考试她得了第三名,拿着成绩单跑到杂货店。老头们争着看卷子,仿佛那是自家孙女的奖状。 孩子周岁时,小月抱着他去拍照片。摄影师逗得宝宝咯咯笑,露出刚长的小牙。取照片那天,三个老头都换上新衬衫,在照相馆门口互相整理衣领。镜头定格时,宝宝正抓着王爷爷的手指,李爷爷在左边做鬼脸,张爷爷举着拨浪鼓。 现在孩子会走路了,摇摇晃晃地从杂货店这头跑到那头。小月考上县里的中学,每天骑着二手自行车往返。老头们帮她修过车链,补过轮胎,车篮里总是塞满水果点心。有回父亲从城里回来,看见三个老人围着外孙教认字,站在路口红了眼眶。 上个月李爷爷住院,小月带着孩子去送饭。临床病友羡慕地说:"您孙女真孝顺。"三个老头笑着没解释,只是把剥好的橘子分给孩子。阳光从病房窗户斜照进来,小月看着他们花白的头发,想起那个差点被流言压垮的午后。 最近网上有很多讨论。一位网友留言:"社会的温暖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另一条评论说:"遇到困境时,陌生人的善意就像黑暗里的光。"还有人写道:"每个孩子都值得被温柔以待,帮助他人也是拯救自己。"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需要帮助的陌生人吗?当见到身处困境的人时,你们会选择怎么做?如果我们身边出现类似的情况,该如何给予适当的关怀与支持?大家怎么看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