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湖北咸宁,男子李某装修房子雇了贴砖师傅王某,施工时王某意外发现瓷砖包装二维码,扫

湖北咸宁,男子李某装修房子雇了贴砖师傅王某,施工时王某意外发现瓷砖包装二维码,扫码中了2万红包还抽到6666元奖金,李某得知后觉得奖金该归自己,要求王某返还遭拒,便将对方告上法庭,这奖金到底该归谁呢? 在湖北咸宁装修圈,有个不成文惯例:建材包装里的小福利,施工师傅拿了业主通常不计较。 可2025年夏天,贴砖师傅王某和业主李某的官司,却因2.6万元奖金打破了这份默契。 45岁的王某靠贴砖撑起一家四口,妻子开小卖部,俩孩子分别上高中和小学。 他干这行12年,有本记满业主好评的笔记本,还藏着去年建材市场发的“优秀施工师傅”奖状。 2025年3月,经小区物业介绍,他接了李某的活——市中心120平米三居室,李某选的高端仿古砖单价180元/片,王某光工费就能赚1.2万元,够小儿子半年钢琴学费。 李某是电商运营,连周末都要盯数据,签合同时特意加了“工地安全与材料保管归王某,自己每周仅查一次进度”。 王某每天6点半骑三轮车去工地,车上装着用了5年的水平仪和3块橡皮锤。 5月20日,他贴完主卧瓷砖整理包装,发现金色二维码,旁注“品牌回馈,扫码抽现金,最高1万元”。 刚给妻子转完生活费的他,想着“中瓶洗衣液也好”,用存着家人照片的主力手机扫了码。 3秒后弹出“中2万元红包”的红色弹窗,王某以为是病毒,立马关机。 半小时后开机发工地照片时,收到品牌官方短信,附带电子中奖协议:2万元5个工作日到账,另有6666元“品牌体验官”奖金,需完成4项宣传——拍3条门店视频、转海报、接待2批客户。 客服确认“是合法权益”后,王某动了心。 为领奖,王某调整工期:原定周四去郊区贴砖改到下周一,周二、三、五早9点去门店,和店员布置展架、拍“瓷砖质量好”的视频,中午吃碗面就赶回工地。 这3天他少赚1200元工费,还自掏腰包买新衬衫拍视频。 6月底奖金到账,他给大女儿买了笔记本电脑,剩下的存进教育基金。 8月5日晚,李某来电语气冲:“听保安说你用我家瓷砖扫码中大奖?钱该归我!” 王某解释“耽误干活还花时间宣传”,李某却打断:“瓷砖我花6万买的,你就是个施工的,凭什么拿?” 次日,李某带俩朋友去工地,当着工人面让王某还钱,王某觉得没面子,吵得差点掉了橡皮锤。 半个月里李某找了王某3次,最后提出“还2万红包,6666元归你”,王某没同意。 9月10日,王某收到传票,李某以“不当得利”起诉。 他找装修圈老大哥咨询,对方说“以前师傅中几百块业主不追究,你这金额大,只能看法院”,还帮他找了公益律师。 庭审时,李某提交发票、合同和品牌客服记录,证明“抽奖仅针对购买者”。 法官引用2023年案例:餐馆老板买食材,送货员发现中奖券中3500元烤箱,法院判烤箱归老板,但老板付500元补偿。 结合此案与行业惯例,法官判决:李某有瓷砖所有权,品牌规则支持其主张。 但王某的扫码和宣传是奖金兑现关键,且中奖具偶然性。 最终判王某返还3333元,剩余归他。 王某当庭转账,出门就给妻子打电话说“了结了”。 判决后,王某再也不接该品牌瓷砖的活。 李某装修完也不在业主群提这事,邻居问就说“误会”。 咸宁装修公司则在新合同加了条“建材附属权益需额外劳动的,业主70%、施工方30%分配”,避免再出纠纷。 这场官司不只是钱的事,更是行业惯例与法律的碰撞。 法律既护业主所有权,也认师傅劳动价值,这样的判决,或许就是解决这类纠纷的最好方式。 那么到最后,你们觉得呢? 如果各位看官老爷们已经选择阅读了此文,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各位看官老爷们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