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这个男孩以后必成大器!”河南,14岁初中男孩花费几年时间,省吃俭用,把10平米

“这个男孩以后必成大器!”河南,14岁初中男孩花费几年时间,省吃俭用,把10平米卧室爆改成博物馆,格局远超同龄人,看完没人不佩服。 据沸闻天下11月17日报道,河南郑州一个14岁的初中生,名叫谢昭雨橦,干了一件让无数大人都自愧不如的事。 故事还得从他小学三年级说起,那时候,他在爷爷的抽屉里无意间翻到了一本上世纪80年代的集邮册,里面一张张泛黄的邮票,仿佛在跟他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就是这本小册子,像一颗石子投进了他心里,激起了千层浪,从那以后,谢昭雨橦就迷上了“收藏”,他的收藏之路,开始得非常朴素。 同学不要的旧漫画书、爸爸淘汰下来的翻盖手机、小区里改造时拆下来的旧门牌,在他眼里都成了宝贝。 别人眼里的破烂,他却能看出它们的价值,小心翼翼地收起来,这份热爱,就像一颗种子,在他心里慢慢发芽、长大。 随着年龄增长,他的眼光也越来越“毒”,他不再满足于身边的小物件,开始把目光投向了那些真正有历史印记的东西。 他利用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开始淘换一些老物件,汉朝的陶片、宋代的小瓷器、元朝的杯子,甚至还有在洛阳捡回来的汉砖,都被他当成了宝贝,一块块、一件件地搬回了自己的小卧室。 卧室的空间本来就小,除了那张仅供睡觉的床,剩下的地方很快就被这些“宝贝”占满了,为了让这些藏品有个像样的家,他自己跑到二手市场,淘来了几个玻璃展示柜。 他还买了些小彩灯,给柜子装上,晚上灯一开,那种氛围感一下子就出来了,他学着博物馆的样子,自己手绘参观路线图,给每一件展品都写上详细的介绍卡片,最后,郑重地给自己的这个小天地起名为“雨堂博物馆”。 这一切,他都是悄悄进行的,他深知自己的爱好在同龄人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也不想给父母增加负担。 他过着近乎“苦行僧”式的生活,一双袜子破了好几个洞,缝缝补补,实在穿不了了才肯换掉,在他看来,物质上的享受远没有精神上的富足来得重要。 就像他自己说的,“床只是容纳肉体的,而这些书籍和藏品,容纳的是我的精神。” 这句话从一个14岁的孩子嘴里说出来,让很多成年人都感到汗颜,一开始,他的父母也并不理解,觉得儿子是在“瞎折腾”,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 但当谢昭雨橦把自己的规划图拿给他们看,当他们看到儿子那种专注和坚持时,态度慢慢变了,他们看到了儿子眼里的光,那是一种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历史的热爱。 母亲甚至被儿子的热情所感染,还俏皮地拿他收藏的古代器物来种石斛,让老物件在新时代有了新的生命力。 这个“雨堂博物馆”虽然小,但名气却越来越大,邻居们知道了,都喜欢带着自己的孩子来他家“打卡”,感受一下这个小小收藏家的精神世界。 面对镜头,谢昭雨橦一点也不怯场,谈吐从容,思路清晰,他说:“人的一生如果不求知的话,那真的是无聊透顶。” 这份超越年龄的成熟和见解,让很多人佩服得五体投地,网上很多网友看到他的故事后,都炸开了锅。 有位网友评论说:“这孩子以后必成大器!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格局和定力,实在是难得。” 确实,在现在这个快节奏、充满诱惑的社会里,大部分孩子都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短视频,能够像谢昭雨橦这样,静下心来,沉浸在自己的爱好里,并且把它做到极致,真的是凤毛麟角。 他不是在玩,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探索世界,这件事情最让人感动的地方,不仅仅是他收藏了多少有价值的古董,更重要的是他身上那股劲儿。 那种对自己热爱事物的执着,那种为了精神追求可以不在乎物质条件的纯粹,才是最宝贵的财富,他让我们看到,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可以有多么广阔,一个人的热爱可以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真正的富有,不是银行卡里有多少存款,而是内心有多么充实,谢昭雨的故事,就像一股清流,洗涤了我们这些成年人被世俗浸染已久的心。 让我们反思,我们有多久没有为了一个纯粹的爱好而坚持了?我们是不是在追求物质的道路上,丢失了那个曾经充满梦想的自己? 这个14岁的少年,用他10平米的“博物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人生课,希望他能一直保持这份热爱,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影响,在他选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活成自己最期待的模样。 信源:沸闻天下2025-11-17——"人的一生无果不求知,无聊透顶!”14岁初中生把卧室“爆改”成博物馆 网友:别的咱不懂,但就听他说话就感觉好厉害

评论列表

我飞的小号
我飞的小号 1
2025-11-17 15:19
家里没钱追求个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