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人到晚年,幸福就两件事:健康的身体,够用的养老金——看母亲记得全世界却忘了自己,

人到晚年,幸福就两件事:健康的身体,够用的养老金——看母亲记得全世界却忘了自己,我终于明白 活到半百,见多了身边长辈的晚年光景,越发明白:老年生活的幸福,从来不是儿女绕膝的热闹,也不是虚名浮利的点缀,核心就两件事——硬朗的身子骨,和不用伸手的底气。 尤其见过母亲老去的样子,心里总免不了一阵感慨。她记着家里每个人的喜好,记着亲友间的人情往来,把全世界的琐事都放在心上,却唯独渐渐忘了自己,连简单的日常起居都开始力不从心。 我自己也活着活着就接近于那样的光景,越看心里越不是滋味,所以才想着要努力改变这个现状。 人老了,健康才是最大的体面。 年轻时总觉得身体是本钱,拼事业、顾家庭,熬夜、劳累都不当回事,可到了晚年才懂,没个好身体,再好的日子也过不出滋味。 我见过邻居张阿姨,六十多岁还能自己买菜做饭、爬山散步,逢年过节还能给孩子们露一手,不用儿女操心日常起居,自己活得舒展,晚辈也轻松。 反观有些老人,常年卧病在床,吃喝拉撒都要有人伺候,儿女再孝顺,时间久了也难免分身乏术,自己也活得憋屈,看着儿女奔波愧疚,想做点什么都力不从心。 晚年的健康,不只是少生病,更是“不给晚辈添麻烦”的自觉。 不用孩子请假陪床,不用孙子孙女反过来照顾自己,能自主安排生活,逛公园、约老友聊天、培养个养花种草的爱好,这样的日子才叫有质量。 所以人到中年就该注重保养,作息规律、适度锻炼,攒下一副好身板,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给儿女最好的减负。 除了健康,晚年幸福的第二块基石,就是“够用的养老金”。 这话可能现实,但却是过来人最真切的体会:手里有钱,遇事不慌,不用伸手向晚辈要,日子才能过得有尊严、有底气。 我表姐的婆婆,退休金不算多但足够自己开销,平时买吃买穿、人情往来都能自己承担,偶尔还能给孙辈发个小红包,家里大小事有话语权,说话做事都硬气。 而有些老人,没攒下养老钱,退休金微薄不够用,不得不向儿女伸手,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就算儿女不说,自己也觉得卑微。 不是说儿女不孝顺,而是孩子们中年也有难处,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孩子教育哪样都要花钱。 你向他们要钱,他们为难,你自己也别扭。 晚年的富裕,不是大富大贵,而是“自给自足”的从容:想买点爱吃的不用犹豫,想出去旅个游不用跟儿女商量经费,生病住院有应急的钱,不用看人脸色。 这种不用依赖别人的踏实感,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 人到晚年,拼的从来不是儿女多有出息,而是自己有健康的身体,能自在生活;有够用的积蓄,能体面度日。 健康是1,金钱是0,只有先有了1,后面的0才有意义。 趁着还不算太老,好好保养身体,努力攒下养老本钱,等到真的闲下来,才能不麻烦儿女、不看他人脸色,舒舒服服、有尊严地过完余生。 这,才是晚年最实在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