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在纽约选出新的左派穆斯林市长后,大量富豪开始离开纽约。著名好莱坞明星史泰龙公开宣

在纽约选出新的左派穆斯林市长后,大量富豪开始离开纽约。著名好莱坞明星史泰龙公开宣布,他将离开纽约,永不返回。   2025年夏天的纽约,民主党市长初选结果一出炉,整个城市的财富圈就炸了锅。   33岁的佐赫兰・马姆达尼,这个打着激进左翼旗号、公开以穆斯林身份发声的政客,靠着"向富人征税""冻结房租"的口号意外胜出,成了纽约新掌舵人。   所谓“向富人征税”绝非无关痛痒的数字游戏:针对年收入超500万美元的群体直接加征2个百分点边际税率,使这部分人群的州税+市税综合税率突破14%,居全美主要城市之首,更严苛的是,他计划取消资本利得税优惠,对股票、房产等投资收益按普通收入标准征税,这意味着富豪们的投资回报将凭空缩水近三成。   纽约州审计长的报告显示,此前纽约最富有的1%人群已贡献全市38.4%的个人所得税,新税制实施后,这部分群体的年纳税额将平均增加120万美元,相当于强制上缴一套曼哈顿公寓的年度估值。   冻结房租政策更让富豪房东们难以忍受,马姆达尼宣布未来四年全面冻结纽约市所有租赁公寓的租金涨幅,同时扩大租金稳定法案的覆盖范围,将原本不在管制范围内的高端公寓也纳入监管。   纽约市财政局数据显示,全市近40%的高端房产为富豪私人持有,这些房产的平均年租金回报率约为5.2%,租金冻结意味着投资回报彻底停滞,而房产维护、物业税费、保险成本仍在逐年上涨,更致命的是,政策禁止房东通过“翻新升级”为由提高租金,直接堵死了房产增值的核心渠道,使大量投资性房产沦为“负现金流资产”。   史泰龙的离开是这场财富迁徙潮最鲜明的信号,这位在纽约扎根35年的好莱坞巨星,公开痛斥新政策“是对成功人士的系统性掠夺”,果断抛售了位于曼哈顿上西区的价值4200万美元顶层豪宅,举家迁往佛罗里达州的棕榈滩,据房产中介透露,该豪宅以低于市场价15%的价格急售,创下同类房产近三年最大折价成交纪录。   史泰龙并非个例:对冲基金巨头肯・格里芬抛售了中央公园南的价值2.3亿美元豪宅,科技企业家马克・扎克伯格关闭了纽约办公室并迁移家族信托基金,私募大佬史蒂夫・施瓦茨曼则将黑石集团的部分业务转移至得克萨斯州——仅2025年第三季度,曼哈顿价值超1000万美元的豪宅成交量就同比暴跌47%,其中70%的卖家选择将资产转移至低税州。   其实这波“出逃潮”早有苗头,马姆达尼的当选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疫情以来,纽约的高税收、治安滑坡、公共服务缩水已让富豪群体心生退意,2023-2024年间,已有近1.2万名年收入超200万美元的高收入者迁往低税州,带走了约187亿美元的应税收入。   佛罗里达州税务部门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迁入该州的纽约富豪数量同比激增213%,这些人带来的资本注入使迈阿密的高端房产成交量增长89%,得克萨斯州更是凭借0%的企业所得税优势,吸引了17家纽约总部企业迁移,其中包括两家财富500强公司。   最要命的是,富豪的离去正在引发纽约财政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马姆达尼政府原本预计新税制能带来每年43亿美元的额外收入,但实际情况是,仅2025年第三季度就有近3000名高收入者完成户籍迁移,导致财政收入不仅未增反降,反而减少了12.7亿美元。   更严重的连锁冲击在于财富聚集效应的崩塌:富豪群体带动的高端消费占纽约零售总额的29%,其流失导致第五大道奢侈品店月均销售额下滑35%,米其林餐厅预订量减少42%;慈善捐赠方面,纽约市各大博物馆、交响乐团的年度捐款已同比减少2.8亿美元,多家非营利机构面临运营危机;企业投资也随之萎缩,2025年纽约初创企业的融资额暴跌58%,创下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纪录。   有人说马姆达尼的政策是为了帮普通人减负,这话听着在理,可现实却骨感得多,纽约市2026年预算高达1169亿美元,其中近40%依赖高收入群体的税收支撑,富豪流失直接导致市政预算出现27亿美元缺口。   为填补亏空,马姆达尼政府不得不削减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预算:公立学校教师招聘冻结,医院急诊室缩减开放时间,地铁系统的维修计划推迟,甚至警力部署也被削减——原本旨在改善民生的政策,反而让普通市民承受了公共服务缩水的后果。   住房市场的反噬同样明显,租金冻结短期内让租客受益,但房东失去投资动力后,已导致纽约市2025年的新建住房开工量暴跌63%。纽约住房局数据显示,全市住房缺口已扩大至14.3万套,黑市租金同比上涨18%,不少低收入家庭因正规房源短缺,被迫选择条件恶劣的非法公寓。   更讽刺的是,马姆达尼本人居住的布鲁克林公寓,其房东已申请破产保护,导致该楼栋的电梯维修和垃圾清运陷入停滞,直接影响了包括他本人在内的住户生活。   如今的纽约是坚持激进政策以迎合部分民意,还是调整方向留住核心资源?富豪出逃潮的持续发酵,已给新政府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