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州,一家汽修店老板遭遇了“天降罚单”!因为将三个空机油桶临时堆放在店门口,被环保部门罚款5万元!老板欲哭无泪:“连10分钟搬离的时间都不给,直接开5万罚单,这不是小过重罚是什么?"而瑞安环保局回应:5万元已是最低处罚标准。 浙江温州瑞安,彭老板的汽修店正搭着脚手架装修,11月1日那天,工人要刷地坪漆,顺手把三个空机油桶挪到店门口。 桶口拧着专业密封盖,里头只剩点干结的残渣,没人想到,这临时一放,竟招来环保执法人员。 执法人员直奔油桶,拍照取证,开口就说违规,彭老板赶紧上前解释,说就是装修腾地方,桶是封死的,保证10分钟内搬回屋。 可对方没接话,直接亮明处罚,按规定能罚10万到100万,现在算“柔性执法”,签字认罚就只要5万,不签就是10万。 这话让彭老板脑袋“嗡”一下,他这店是小本生意,每月刨去房租人工,利润就几千块,5万罚款,等于白干大半年。 他反复指着油桶辩解:“这真是临时放的,没漏一滴油,也没造成污染啊!”执法人员只回了句“只要有一点残渣就算危废”,催着签字。 消息传到网上,议论炸开了,有人算过,三个空机油桶撑死几十斤,远没到150公斤的处罚临界点,而且彭老板当场就愿整改,完全符合温州柔性执法里“减轻处罚”的条件。 并且更关键的是,执法人员既没给整改通知书,也没解释清楚为啥不能先搬桶再处理,上来就谈罚款数额。 事情发酵两天后,11月12日,瑞安市环保局出了通报,里头认了两件事:一是彭老板确实违规,空机油桶带残油算危废,堆放门口不合规定;二是执法人员态度生硬,政策讲得不透彻,已经被约谈批评了,最关键的是,通报说5万罚款还没定,案件仍在调查中。 这事儿绕不开一个核心:环保红线得守,但执法不能没温度,国家定高额罚款,是为了震慑真能造成污染的严重违规,不是用来对付临时堆放的空桶。 那些真正该严打的,是把危废卖给无资质回收商、甚至偷偷排放的企业,有数据显示,有些地方汽修店的危废实际转移量还不到理论量的零头,大量危废去向不明。 现在彭老板还在等最终结果,他的遭遇戳中了很多小微企业的心事:环保合规当然要做,但能不能给点缓冲?比如先普及规定,再发整改通知,实在不改再处罚,毕竟,执法的目的是让人守规矩,不是把小生意罚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