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辽宁疾控发布供暖期健康指南

转自:沈阳晚报

随着各地陆续进入供暖季,“暖气病”这个潜藏在温暖密闭室内的健康隐患渐渐显露。“暖气病”并非指某种特定疾病,而是指因室内温湿失衡、空气不流通所引发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口干舌燥、皮肤瘙痒、呼吸道感染等。如何防范“暖气病”?什么样的家居环境最健康?11月12日,记者从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结合辽宁地域气候特点,省疾控中心发布供暖期健康指南,助您科学应对,温暖健康两不误。

精细调控:打造“会呼吸”的舒适家居

供暖期间,室内外温差可能超过20℃,此时,室内环境的科学管理是关键。

温湿平衡是核心,做好实时监测。建议在客厅、卧室配备电子温湿度计,将室内湿度维持在40%-60%的舒适范围内。

智慧增湿。除了在暖气片上放置湿毛巾、室内摆放清水盆这类“物理加湿法”外,若使用加湿器,务必做到“勤换水、常清洁”。加湿器无需24小时开启,间歇运行即可。

通风换气是根本。建议每天在中午11点至下午2点打开相对的两扇窗形成对流,通风15-20分钟。

规范使用:让暖气安全又高效

暖气设备本身的使用方式,也直接关系到健康和节能。

为暖气片留出空间:请务必在暖气片四周预留10-15厘米的散热空间。

衣物烘干讲究方法:切勿将潮湿衣物直接覆盖在暖气片上长时间烘烤。

重点防护:关爱家人防患未然

供暖季,家中的老人、儿童及过敏人群需要格外地关注。

防烫伤与皮肤护理:暖气片表面温度可达60℃以上,老人和儿童应避免长时间(超过1小时)倚靠或触摸,谨防“低温烫伤”。建议老年人洗澡后趁皮肤湿润时及时涂抹温和的保湿霜。儿童的塑料、木质玩具建议每周用温水清洗一次。

过敏人群的“清朗”空间:应每周使用除螨仪清洁床单、被套、枕芯,并每月清洗一次暖气系统的滤网。室内尽量避免使用长毛地毯和过多毛绒玩具。

取暖期这些细节别忽略

合理补水:应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成年人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1.5-2升,以温开水为佳。

室内养绿植:可以在室内摆放一些如绿萝、常春藤等能够自然调节湿度的植物。

沈阳晚报、沈阳发布客户端记者尚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