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44年冬天,陕甘宁边区后勤部仓库里堆满了灰布军装,整整3万套。但这些衣服一件

1944年冬天,陕甘宁边区后勤部仓库里堆满了灰布军装,整整3万套。但这些衣服一件都发不出去,因为少了21万颗纽扣。     这一切的根源,是当时陕甘宁边区面临的严密封锁。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对边区实行了全面封锁,粮食、棉花、钢铁这些必需品进不来,连纽扣这种不起眼的小商品也成了稀缺货。     边区的公营商业虽然努力通过贸易换取物资,但封锁线层层严密,有限的资源首先要保障子弹、药品等战略物资,纽扣这类“小物件”根本排不上号。     当时八路军的军装纽扣原本靠外购,可封锁一来,这条渠道彻底断了,仓库里的3万套军装就成了看得见摸不着的“摆设”。     后勤部门急得团团转,赶紧琢磨各种替代办法。     有人提议用破布条剪成条打结代替,可试下来才发现,结打得太紧穿脱费劲,打得太松一活动就散,冷风照样往衣服里灌,战士们穿了几次就不愿再用。     还有人想到用弹壳熔铸铜纽扣,可铜材在当时比黄金还珍贵,每一点铜都要用来制造子弹,用弹壳换纽扣无疑是得不偿失,这个方案刚提出来就被否决了。     当时也有少量胶木粉能做纽扣,可这东西比白面还难买,而且质地脆弱,钻孔就裂、泡水就鼓,根本经不起前线的折腾。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堆没人要的牛羊角进入了视线。     陕甘宁边区的老乡们大多养牛羊,宰完牛羊后,牛角羊角要么随手扔掉,要么当柴火烧,没人觉得这东西能派上大用场。     有个后勤干事偶然捡起一块羊角,用刀子一削,发现质地坚硬又轻便,忽然灵光一闪:这东西能不能做成纽扣?     这个想法立刻得到响应,后勤部门马上组织人收集牛羊角,老乡们听说后也纷纷送来家里攒的边角料,没几天仓库门口就堆起了小山似的牛羊角。     二十来号工匠找了几孔破窑洞,搭起了临时作坊。     制作牛角纽扣的工序看着简单,实则藏着不少门道。     先把牛羊角锯开,挑选质地均匀的部分放进大铁锅里蒸煮,热气腾腾的锅里飘出一股特殊的气味,弥漫在窑洞口久久不散。     煮到牛角变软能掰弯,就赶紧捞出来用木板压平,再切成宽窄一致的长条。     接着用手摇冲床往下一压,“啪”的一声,一个个指甲盖大小的圆片就蹦了出来,这就是纽扣的毛坯。     毛坯做好后还得钻孔,四个小孔要打得均匀周正,偏一点就只能报废。     最关键的是防水处理,牛角遇水会发黏变形,工匠们想起了民间的生漆工艺,找来山里割的生漆,倒进木制滚筒里,再把纽扣放进去反复摇晃,让每一颗都均匀裹上一层漆衣。     晾干后的纽扣黑里透亮,硬朗结实,泡在水里半个月都不会变形。     摸索出流程后,产量一天比一天高。     刚开始一星期只能做几千颗,半个月后日产量就突破了十万颗,工人们踩着脚踩式冲床,“咚、咚”的声响像打鼓一样,节奏明快又充满力量。     做好的纽扣用废弹箱改成的木盒装着,一盒装一百颗,上面用竹签贴着纸条,写着“牛角军钮,戎装专用”,还印着小小的红星,看着格外规整。     没过多久,一车车牛角纽扣就翻山越岭送到了各个连队,战士们自己动手把纽扣缝在军装上,空荡荡的衣襟终于有了着落。     有老兵后来回忆,这牛角纽扣比铜纽扣还结实,子弹飞过来都能崩一下,穿了一年多都没掉。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纽扣生产多了以后,后勤部门把多余的拿到集市上售卖,老乡们用鸡蛋、红薯来换,后来还通过贸易渠道卖到了国统区,换回了紧缺的盐、药品和电台零件。     这21万颗纽扣不仅“扣”好了3万套军装,更“扣”紧了军民同心的纽带,把封锁线变成了催生创造力的试验田。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72
用户10xxx72 95
2025-11-06 18:46
办法是想出来的!不错!

博诺米 回复 11-08 11:17
国军要是有这做派,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苏米
苏米 60
2025-11-06 19:46
自立更生,艰苦奋斗永不过时❗
我心飞扬
我心飞扬 50
2025-11-06 19:43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点赞]
用户10xxx91
用户10xxx91 40
2025-11-06 20:38
一天做10万颗,一共做了21万颗?

Wolverine 回复 11-07 11:48
那时候一天能做十万,解放区估计顿顿都能吃肉了

邓煜华 回复 11-07 10:24
没看见后来拿去卖了换粮食盐了吗?

人海里的战斗鸡
人海里的战斗鸡 34
2025-11-06 20:33
这应该不是难事啊,过去还有人用布包木头做纽扣呢,女红里还直接用布条做核桃钮呢,上海话说起来是葡萄钮,但我怀疑应该是核桃的意思,请高手拾遗补缺[呲牙笑]

俱甲骑 回复 11-11 13:25
木头做扁平扣容易开裂,做成圆球扣不适合剧烈运动

坨坨龙 回复 11-08 10:48
刷油漆啊。文章里,牛角纽扣也怕水。最后不是刷油漆解决的?

陌生人
陌生人 25
2025-11-07 08:13
我感觉真的一股意林味,多大的钮扣子弹箱才装一百颗?
陌生人
陌生人 19
2025-11-07 08:12
那个钮扣四个眼打偏了也影响不大。尤其在那个艰苦环境下

陌生人 回复 深邃犀利小眼神 11-09 05:57
对于牛角来说,打偏打正区别在哪?

深邃犀利小眼神 回复 11-08 16:12
打偏了会裂开吧

山岚
山岚 18
2025-11-07 02:25
那会的人缝的,扣子一年多不掉,现在的衣服,穿一天扣子能掉仨
滕日东
滕日东 15
2025-11-07 09:24
编点可信的
用户10xxx19
用户10xxx19 11
2025-11-06 20:35
做成长条,钻一个洞就可以了
用户12xxx30
用户12xxx30 11
2025-11-07 08:10
古代人没有纽扣,是怎么做衣服的呢?因为有布条盘起来做的布纽扣啊!

继续前行 回复 11-07 12:16
效率低,无法形成批量,这是关键

陈仙应
陈仙应 11
2025-11-06 20:47
记得以前有人挖楠竹竹根做扣子的
用户12xxx94
用户12xxx94 9
2025-11-06 22:03
现在是奢侈品才用😃
英雄
英雄 9
2025-11-08 13:13
子弹飞过来下,都能蹦一下???故事会啊!
用户10xxx37
用户10xxx37 8
2025-11-07 12:21
纽扣没发明之前是怎么穿衣服的?

用户14xxx90 回复 11-09 23:00
对襟盘扣,汉服直接不用纽扣

后街
后街 7
2025-11-08 01:05
对襟小扣,小编眼没看见胶东
刷车全靠下雨
刷车全靠下雨 6
2025-11-07 19:05
90年代初都有钮盘
用户11xxx42
用户11xxx42 5
2025-11-08 22:24
自力更生,变废为宝
张煮溪
张煮溪 5
2025-11-22 10:51
一通瞎编,
奇 点
奇 点 4
2025-11-08 10:55
布扣,了解一下! 纯属扯犊子
雪花
雪花 4
2025-11-08 07:47
瞎编的,没扣子衣服就不能穿?至少到八十年代中期,农村很多衣服都还没有扣子这种东西的。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怎么解决问题的
神兽的雪碧
神兽的雪碧 3
2025-11-07 00:09
军民一心,战无不胜!
db
db 2
2025-11-06 22:58
正宗纯手工高端纽扣
用户15xxx03
用户15xxx03 2
2025-11-07 22:02
纽扣是问题么?传统布扣,高密度硬木不都能做纽扣。
使徒
使徒 2
2025-11-08 08:37
用木头泡生漆也一样
七茎青莲
七茎青莲 2
2025-11-07 16:39
木棒不行?
一个人的武林
一个人的武林 2
2025-11-08 17:56
陕甘宁边区哪里有生漆?

听弦,断三千痴缠 回复 11-20 16:58
对,那是南方才有的

老胡
老胡 2
2025-11-10 06:07
牛羊角重来就不是便宜的东西,属于中高档消费品。便宜的木头和布做的盘扣才是当时普通人的大众用品。
Rainy
Rainy 1
2025-11-07 06:25
不知道蒜头疙瘩?还缺钮扣,西边来搞事的吧?
用户17xxx73
用户17xxx73 1
2025-11-07 06:54
古代中国没有纽扣就不能打仗了?
AMX 13 90
AMX 13 90 1
2025-11-09 00:29
见过。
用户74xxx42
用户74xxx42 1
2025-11-08 11:47
没木头吗?
坚如磐石
坚如磐石
2025-11-09 07:36
日产量十万颗,总量21万颗,两天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