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50年代,阎锡山吃早点时,一张罕见的留影,从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桌子上摆放着几碟

50年代,阎锡山吃早点时,一张罕见的留影,从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桌子上摆放着几碟小菜,主食是馒头,晚年他仍然保持着山西人的饮食习惯。 一提起阎锡山,懂点民国史的人都知道,这可是军阀里的“典型款”——一辈子就围着山西那片地盘打转,满脑子想的都是怎么把“山西王”的位子坐得稳稳的,活脱脱一个守着自家菜园子的土皇帝。 这人毛病还挺明显,嫉贤妒能是出了名的,手下但凡有本事的人稍微冒头,他要么处处提防,要么想法子压着,就怕别人抢了他的风头;而且私心重得没边。 其实解放战争那会儿,他但凡脑子活络点,看清大势早点弃暗投明,凭着他在山西经营多年的底子,我党未必不会给他个合适的位置,至少能当个安安稳稳的座上宾。 可他偏不,一条道走到黑,把太原打造成了个“硬骨头堡垒”,城防工事修得比铁桶还密,愣是拖着不投降。结果呢?我军为了拿下太原,多少战士血洒城头,损失惨重,他这一犟,害了多少人! 等到太原城破,阎锡山灰溜溜地逃去台湾,才算彻底没了往日的威风。到了台他倒“开窍”了,知道自己手里没了兵权,就是个空架子,再加上早年跟蒋介石斗了大半辈子,太清楚老蒋那“卸磨杀驴”的性子,与其留在官场被算计,不如早点抽身。于是他干脆辞了所有实职,就挂着个没啥用的“资政”头衔,躲到郊区的菁山农场里,天天种种菜、写写东西,假装自己是个闲云野鹤。 他晚年最爱做的事,就是对着山西的地图发呆,嘴里念叨着五台山、汾河水,连写回忆录都满纸都是“晋土”“乡音”的字眼。最后呢?就在1960年,这位曾经的“山西王”,在对故乡的无尽思念和孤孤单单的愁绪里咽了气,到死都没再踏回山西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