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德国外长感到非常的憋屈,但是还是不得不给我们主动打电话!很显然,从这一刻起,德国

德国外长感到非常的憋屈,但是还是不得不给我们主动打电话!很显然,从这一刻起,德国肯定意识到了,德国要换一种心态跟我们打交道了,各国估计也看见了,时代已经不一样了。 11月3日,在中德进行外长级通话之后,中方的新闻稿中罕见的使用了应德国外长的请求,而不是应约来形容这次通话。 通话之后德国社民党那边就有声音放出来,说要赶紧把务实合作捡起来,尤其是稀土和科技创新领域,这跟之前的含糊其辞比,态度简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德国这是终于想明白了,以前那种跟着美国摇旗呐喊、又想占着中国市场便宜的 “两头好事”,早就行不通了。 咱们现在手里有稀土这张硬牌,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更有稳定的供应链,根本不愁没合作对象,反倒是德国得琢磨琢磨,怎么保住自己的合作份额。 默茨最近也赶紧出来表态,说中德关系是德国外交核心,这话听着诚恳,实则是被逼出来的清醒。 德国企业界早就看透了,跟着美国搞阵营对抗,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自己,汽车、化工这些支柱产业,哪一个离得开中国的资源和市场? 瓦德富尔这通主动求来的电话,与其说是外交沟通,不如说是德国给自个儿找台阶下,也是给全世界递了个信号:时代真的变了,再想用老眼光跟中国打交道,根本行不通。 往前倒腾几天看,10 月底瓦德富尔本打算访华,结果自己先泄了气,临了把行程给取消了。 那会儿他大概还想端着点架子,觉得能靠着德国的汽车工业和制造业跟咱们讨价还价,可没等他缓过劲,国内的企业早就炸了锅。 德国官方刚公布的数据摆着呢,今年前八个月对华贸易额超 1634 亿欧元,中国都成了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比美国还顶用。 大众、宝马那些车企更慌,每卖四辆车就有一辆销往中国,中国市场一打喷嚏,德国汽车业就得感冒。 更要命的是稀土这道坎,德国高端制造离了稀土根本玩不转,不管是汽车芯片还是精密仪器,都得靠这东西撑着。 可偏偏赶上美国加征关税,咱们又收紧了稀土出口管制,德国经济已经连着三年没起色了,这会儿要是跟中国把关系搞僵,等于断了自己的活路。 前总理默克尔早预言过,中德关系到了十字路口,现在看来真是一点没说错,瓦德富尔之前那套模棱两可的态度,差点把德国经济往沟里带。 等到德国国内反应过来,再想主动搭话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取消访华的底气没撑几天,瓦德富尔就只能放下身段主动求通话,这才有了中方新闻稿里那句耐人寻味的 “应请求”。 要知道以前西方不少国家跟咱们打交道,总带着点居高临下的架子,觉得自己技术强、牌子硬,就能拿捏节奏,可现在德国算是实打实尝到了苦头:脱离中国市场,别说高端制造的优势保不住,连国内的就业和经济复苏都得泡汤。 以前总有人觉得西方发达国家自带 “优越感”,可现在德国的例子摆这儿了:经济命脉捏在别人手里,再硬的脾气也得收敛。 这通电话不光是德国换了心态,更让其他国家看清了,现在的合作早就不是谁求着谁,而是得拿出真本事、真心态,平等相待才能长久。 德国外长这口气憋得值不值不好说,但至少他总算明白,跟中国打交道,得先把姿态放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