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993年,四川宜宾一位副市长辞职下海经商,成了一位身价80亿的房产大亨,令人想

1993年,四川宜宾一位副市长辞职下海经商,成了一位身价80亿的房产大亨,令人想不到的是,财富自由的他,用了15年的时间花光几十亿身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建设一个不让国人忘却的抗战博物馆。 1957年,樊建川出生在四川宜宾一个军人家庭。1975年高中毕业后去当知青,第二年参军入伍,来到内蒙古零下四十度的地方守边防。两年半的军旅生涯里,他扛水泥、挖战壕、修碉堡,凭着一股不怕苦的劲头立了三等功,还当上了班长。 1979年高考恢复,樊建川考上解放军西安政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当老师,一教就是七八年。1988年转业回宜宾,进入市政府政策研究室当科员。他骑着自行车跑遍整个宜宾做调研,写出的文章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很快就脱颖而出。1991年,不到34岁的他当上了宜宾市常务副市长,主管乡镇企业和体制改革。 当副市长期间,樊建川干过一件挺有名的事。为了帮宜宾芽菜打开销路,这位副市长亲自上街摆地摊叫卖。当时电视台去拍了,新闻还得了奖。可以说他的仕途一片光明,很多人都觉得升任市长只是时间问题。 可就在这时,樊建川做了个让所有人震惊的决定——辞职。原因很简单,当时副市长工资只有300多元,根本支撑不起他的收藏爱好。从小他就喜欢收集各种东西,对历史文物特别着迷。1993年,他同时向市长、书记、常委、纪委递交了十份辞职报告,不给自己留任何后路。 离开宜宾后,樊建川到成都应聘到一家港资房地产公司,月薪3000元,是原来工资的十倍。一个月后老板就让他当总经理。1994年初,他和几个朋友凑了一百多万,又贷款一千多万,创办了成都建川实业集团。第一个项目因为经验不足,房子卖不出去,公司差点倒闭。幸运的是,1994年11月国务院启动住房改革,那批房子全卖给了双流机场,虽然每平米只赚50元,但这是他的第一桶金。 此后七年,樊建川在房地产行业摸爬滚打,生意越做越大。2000年,建川实业在四川3000多家房产商中排名前五,他的名字出现在胡润富豪榜上,身家达到数十亿。成都街头到处都是”建川”开发的楼盘。 可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2003年,樊建川又做了个在旁人看来更疯狂的决定——建博物馆。朋友们都劝他:“让一个人完蛋,吸毒;让一个企业家完蛋,建博物馆。”但他不为所动。 为了选地,他跑遍北京、上海、重庆,都被拒绝。因为他要500亩地,大家都认为他是借博物馆名义圈地搞房地产。后来只有大邑县安仁镇相信了他。2003年,他拍下了那块地,又卖掉办公楼、商铺、加油站,把能变现的资产全部投进去。 2004年,樊建川给自己定了死命令:200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60周年纪念日必须开馆。从11月大规模开工,只有9个月时间要建5个博物馆。他吃住都在工地,累了就在纸板上睡两三个小时。建馆初期资金、经验都缺乏,费用比预期增加了两三倍,最后花了5个亿。那9个月,他瘦了20斤,头发白了一大半。 2005年8月15日,建川博物馆聚落如期开馆。首批五个馆包括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不屈战俘馆和侵华日军罪行馆。馆内陈列着几十万件珍贵文物,经鉴定的国家一级文物就有153件。 开馆后经营压力很大,最惨的时候一天一张门票都卖不出去,博物馆开一天就要花十万元。为了维持运营,他配套建设了餐饮、酒店、商店,让博物馆能自己养活自己。樊建川后来接受采访时说:“做博物馆后,总共投入了15个亿左右——还是10年前的15个亿。如果拿来赚钱,现在能有几十个亿了。我十年前在富豪榜上200多名,现在降到四百多位了。” 2007年12月4日,樊建川立下法律遗嘱,注明百年之后将包括博物馆在内的所有资产全部捐给国家。他说:“我能挣钱是因为这个时代,我的钱是时代给的,我要还给时代。” 此后十几年,樊建川继续扩建博物馆。2018年6月,重庆建川博物馆开馆,他把69件国家一级文物安放在那里。2021年6月,“奋斗与辉煌”主题展揭幕,展出15734件文物。如今建川博物馆聚落已有41座主题场馆,藏品超过1000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425件,累计接待游客1700余万人次。 安仁古镇因为建川博物馆的带动,成为全国首批”中国特色小镇”。樊建川也获得了”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 以色列驻华大使参观后留言:“这是一个平凡的人,干了一件伟大的事,他留住了一个民族的苦难。” 樊建川说:“我的目标是建100座博物馆。现在已经有56座了,还差44座。如果老天给我时间,再给我一二十年,我能建成世界最好的私人博物馆,然后全部捐给国家。” 从副市长到富豪,再从富豪到”馆奴”,樊建川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什么叫使命担当。他把几十亿身家全部投入博物馆建设,只为让国人不忘那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