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

美国欠中国钱,给中国打了欠条,现在中国让美国还钱,美国还不起,中国把这个欠条卖给其他国家,这个国家呢欠美国钱,就以人民币的形式买了中国手里的美国欠条,然后拿着这个欠条去抵消他欠美国的钱。 大家平时要是借了钱,总得给对方打个欠条吧?国与国之间的借贷同理。美国欠中国款项,以“官方欠条”——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债体现。 到期时,美国理应还本付息,这背后实则是凭借其国家信用作为支撑。可最近这张 “欠条” 的流转,却走出了一条挺特别的路子。 要搞明白这事儿,得先说说这 “欠条” 为啥能转手。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美国就允许把国债的本金和利息拆开来卖,一张 “欠条” 能分成好几份单独交易,经纪公司和金融机构都能做这生意。 就像咱们手里的定期存款单,急用钱的时候能转给别人换现金,这在国际上早有规矩,不是谁凭空想出来的操作。所以中国要卖手里的美国国债,完全符合国际上的交易习惯,一点不违规。 国际上早有 “支付协定” 的规矩,国家之间可以商量好用哪种货币算账,不一定非得用美元。现在很多国家跟中国做买卖,比如买中国的家电、衣服、机械,都得用人民币付款,手里本来就攒着不少人民币。 使用现成的人民币购置“欠条”,无需劳神兑换美元,还能省去一笔兑换手续费。于这些国家而言,如此操作极为划算,既能便捷交易,又可节省开支。 再看看现在 “欠条” 的持有和美国的偿债情况。截至 2024 年 10 月,中国手里还攥着 7601 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虽说比 2012 年高峰时的 1.3 万亿美元少了不少,但依旧是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 可美国这边,欠的钱早就不是小数目了,国债总额已经冲到 36.2 万亿美元,占 GDP 的 123%,远超国际上认可的安全线。 更让人关注的是,2025 年光是要付的利息就预计高达 9520 亿美元,比军费还多出一大截,现在基本靠借新债还旧债的 “拆东墙补西墙” 模式维持,想立马拿出足额本金还债,根本不现实。 这种情况下,中美沙三方就走出了一套 “欠条流转” 的流程。中国会挑一部分手里的美债,“打折” 卖给沙特。 沙特为啥愿意买?因为它跟美国的账本来就不清不楚,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海湾战争,沙特就给美国掏了 360 亿美元军费,2020 年又支付 5 亿美元承担美军在当地的部署费用,之后还得陆续结算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的相关开支,欠美国的钱着实不少。 而且自从 2023 年中沙签了石油人民币结算协议,沙特卖石油不再只收美元,慢慢攒下了不少人民币储备,刚好能用来买中国手里的美债。 交易完成后,沙特拿着买来的美债去找美国,说之前欠的军费不用给现金了,用这些国债抵债就行。 美国还没法拒绝,毕竟美债本身就是其官方信用背书的凭证,认账是必须的,就像超市没法拒收自己发行的储值券一样。 其实这种模式早有其他国家试过。此前,阿根廷身负美国银行巨额美元债务,无力偿还。中国以人民币计价购入其大豆与牛肉,让阿根廷先用等值美元偿债,待货物交割完毕,再结清人民币债款,助力其缓解债务压力。 还有肯尼亚,欠中国的铁路贷款原本是美元计价,后来主动要求转成人民币债务,因为人民币债务利息能省一半,还能延长还款期。 现在全球不少国家都在减持美债,2024 年 10 月海外持仓总额降到 8.6 万亿美元,日本、中国都在抛,大家都在找更安全的资产替代。 这种 “欠条流转” 的方式,刚好踩中了各方需求的痛点,让原本难办的债务问题,有了更灵活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