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乌克兰突然宣布了 10月26日传来消息,乌克兰首都基辅的一家大型制药企业遭到导弹袭击,初步损失估计超过1亿美元。这起事件发生在10月25日,俄军使用了弹道导弹作为打击手段,导致该企业占地达29000平方米的仓储设施以及办公楼被完全摧毁。 战争中选择打击目标通常有其军事层面的考量。在过去的冲突中,一些表面上是民用设施的工厂,有时也确实会被用于军事目的或支持军队后勤。例如,今年6月,俄军曾空袭哈尔科夫市的一个目标,俄国防部通报称该目标为一处同时生产无人机和药品的设施,并表示打击是为了消除其对俄军构成的威胁。因此,对工业设施进行打击,可能是为了削弱对方的战争支援能力。 另一方面,冲突中也时常伴随着信息战,使得具体事件的真相扑朔迷离。今年4月,关于俄军打击乌克兰境内一个目标是“印度炮弹仓库”还是“印度药企仓库”就出现过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反映了信息环境的高度复杂性。 持续的冲突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代价。有统计显示,在人员交换方面存在悬殊比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战场态势的差异。同时,战争也造成了大量平民流离失所,对社会结构和无数家庭造成了深远的伤害。 当前俄乌局势依然紧张,和平谈判进展缓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面临内外多重压力,而俄罗斯方面则持续对乌基础设施进行打击。这场冲突已经持续多年,其最终如何解决,仍有待各方的进一步博弈。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