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30个托演7年戏!骗走老人522万 “反正他早晚得被人骗,还不如我来骗!” 说出这话的沈某某,脸上竟没半点愧疚。就是这个在缓刑期内二次作案的骗子,雇了三十多个“托儿”,给一位七旬老人演了场长达7年的“发财大戏”,硬生生骗走522万养老钱。 这事儿得从老人张先生的“发财梦”说起。老爷子常年爱研究古玩,听说注册互联网域名能高价转卖,立马动了心。经人介绍,他找到曾在互联网公司干活的沈某某,觉得这人“懂行、有人脉”,把发财的希望全寄托在了他身上。 沈某某一上来就给老人画了张大饼:“古玩类域名现在抢疯了,注册一批准能赚大钱!” 张先生听得心热,几年间就通过他注册了几百个域名,光是手续费就花了不少。可域名注册完,怎么才能卖出去?沈某某早有准备,“客户”很快就找上门了。 从2017年开始,三十多个“买家”轮番联系张先生,有的说“愿意出高价收购全套域名”,有的称“这领域前景无量,我们公司急着布局”。可每次谈得差不多,对方总会提新要求:“得办个权威注册证书才敢买”“需要打点行业关系通融”“域名被冻结了,得交解冻费”。 这些说辞把张先生唬得团团转,每次沈某某一开口要“办事费”,他都立马转账。为了让戏更真,沈某某还时不时发些“域名交易火爆”的假消息,再催着“买家”打电话施压:“今天是交管理费最后一天,错过这村没这店了!” 老爷子生怕丢了生意,前前后后砸进去522万,连合同影子都没见着,更别说定金了。 这出戏演了7年,直到2024年9月,张先生跟儿子说起这桩“大生意”,才被点醒:“哪有只花钱不进账的买卖?这分明是被骗了!” 父子俩赶紧报警,这场骗局才彻底穿帮。 到案后,沈某某的交代更让人齿冷。所谓的“买家”全是他雇的“托儿”,每人按戏份给酬劳;那些“权威证书”是网上几十块买的假证,公章也是伪造的;就连“打点关系”“解冻域名”,全是编出来的瞎话。更让人震惊的是,2019年他就因诈骗罪被判过刑,这次作案还在缓刑考验期内,纯属顶风作案。 近日,法院一审判决下来了:沈某某犯诈骗罪,撤销缓刑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还罚了款。可张先生的522万多半打了水漂,养老钱没了,心里的疙瘩更难解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