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斗不赢美国?你以为的苏联是败在美国手上,实际上苏联并不是斗不赢美国,而是斗不赢中国,从本质上讲,是苏联先对不起中国,才导致失去了中国这个潜力最大的“朋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之间的关系到几乎无话不谈的地步。苏联帮中国建工厂、造飞机、铺铁路,还派来成百上千的专家。 那时候中国刚起步,苏联的支持确实让中国工业化快了好几年,两国的关系被形容成“兄弟般亲近”。谁能想到,这种亲密关系后来会急转直下。 转折点出现在1958年,苏联提出在中国建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说是为了共同对抗美国,实际上想把军事触角伸进中国。中国领导人当场拒绝,这让苏联觉得面子挂不住。 接着中国炮击金门没提前通知苏联,赫鲁晓夫气得直接暂停了原子弹技术援助。到了1960年,苏联干脆撤走了全部1390名专家,还带走了关键图纸资料,让中国250多个工业项目陷入瘫痪。 苏联这一闹,彻底伤了中国的心。原本中苏贸易占中国外贸总额的一半以上,1959年两国贸易额还有20.97亿美元,到1969年直接跌到5400万美元。中国被迫转向西方市场,1972年尼克松访华后,中美关系开始解冻。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邓小平访美时受到超高规格接待,两国签订了27项合作协议,包括引进美国先进技术设备。这对苏联来说是致命打击——原本的盟友转身和对手抱在一起,自己反而被孤立了。 更让苏联没想到的是,中国在没有苏联援助的情况下,硬是靠自己搞出了原子弹。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同一天赫鲁晓夫下台。这两件事碰在一起,成了中苏力量对比的分水岭。苏联原本想通过技术封锁压制中国,结果中国不仅没被压垮,反而在科技和工业上实现了突破。 苏联的经济结构也因为中苏决裂付出了代价,70年代,苏联60%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其中大部分卖给西欧。但到了80年代,美国联合沙特大幅增加石油产量,国际油价从每桶30美元暴跌到12美元,苏联一年损失超过100亿美元。这时候苏联才发现,自己的经济命脉竟然攥在别人手里。 而中国通过改革开放,与西方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关系,1980年中美贸易额就突破了40亿美元,到1990年增长到117亿美元。苏联的经济却因为油价暴跌和军备竞赛陷入崩溃,1991年不得不宣布解体。 回头来看,苏联输掉冷战的根本原因,不是美国有多强大,而是自己亲手把中国推向了对手。如果苏联能珍惜与中国的友谊,在平等的基础上合作,或许结局会完全不同。但历史没有如果,苏联的短视和霸道,最终让自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来源:人民论坛网 【中苏在1958年的关系为何降到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