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美国一位84岁的华裔老人去世了,生前是美国邮政的退休职工。但当他的另一个身份公开后,却轰动了中美两国。 家人在整理他的遗物时,无意间打开了一个老旧的木箱,里面没有财物,只有一堆泛黄的文件、几枚勋章和几张旧照片,照片上的年轻人穿着飞行服,胸前挂着闪闪的奖章,神情坚定。 经过辨认,人们才知道,这位邮递员竟然是二战时期驰骋中国战场的“飞虎队”飞行员——陈瑞钿。 他1913年出生在美国波特兰,父亲来自广东台山,母亲有秘鲁血统,小时候,他爱抬头望天上掠过的双翼飞机。 十二岁那年,他攒够钱第一次飞上天,那一刻的震撼让他立下了要当飞行员的心愿,父亲告诉他,无论去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1932年,淞沪会战爆发,报纸上日军轰炸上海的照片让年轻的陈瑞钿彻夜难眠。 第二天,他报名参加国民政府在美招募的飞行员计划,毅然放弃了即将拿到的毕业证。 他坐船一个多月抵达上海,进入南京中央航校学习飞行,语言不通、设备落后,但他白天训练,晚上自学,笔记上写满了飞行术语。 1937年,他第一次升空迎战。那天南京上空布满日机,陈瑞钿驾驶霍克Ⅱ型战斗机硬拼敌人,机翼被打穿,他的眼睛被木屑刺痛,却仍死死盯着目标,一阵扫射后敌机冒烟坠落。 此战后,他的臂膀被弹片划破,血染操纵杆,但他没停下。 两年间,他参加了武汉、广州等多场大战,累计击落八架敌机,1938年武汉空袭中,他的座机着火,右腿严重烧伤。 他咬牙迫降在稻田里,被村民救下时怀里还抱着那块刻有“忠勇”二字的怀表,伤势刚好,他又加入“飞虎队”,转战缅甸、云南一线,战场条件恶劣,连吃口干净的饭都难,他依旧没退后。 战争结束后,他的视力受损,腿伤严重,无法再飞行,便回到出生地波特兰。他没提过战争往事,只在邮政工作了几十年。 每天早上五点起床送信,风雪无阻。波特兰的湿冷让旧伤疼得厉害,他从不抱怨,也很少请假。 邻居只知道他寡言少语,喜欢种台山的蔬菜,每年清明节都会独自去唐人街祭拜,他退休后仍保持早起,常坐在院子里看天上飞机飞过,手里总拿着那块修好的怀表。 直到他去世,那个木箱打开,尘封的英雄故事才被世人知晓,美国空军补发给他“杰出飞行十字勋章”,波特兰市将他出生的那条街命名为“陈瑞钿路”。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来唁电称他是“跨越太平洋的英雄”。 所有认识他的邮递员同事这才明白,那位走路有点跛、冬天裤腿总裹得厚的老人,原来曾在战火中守护过祖国的天空。 参考信源:华侨陈瑞钿:二战屡立战功 留名美国空军英雄馆——中国侨网
1997年,美国一位84岁的华裔老人去世了,生前是美国邮政的退休职工。但当他的另
芸霄记史
2025-10-08 09:48:46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