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特朗普宣布了 10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又一次在真实社交宣布:11月1

史鉴奇谈 2025-10-07 10:02:09

就在刚刚 特朗普宣布了 10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又一次在真实社交宣布:11月1号起,所有外国产的中型和重型卡车,只要开进美国,先交25%买路钱!消息一出,底特律的老板们集体捂脸,墨西哥工厂里的新车瞬间成了高价货。   这消息刚一露头,底特律的汽车老板们差点没背过气去,集体捂脸的模样透着满满的无奈。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这关税大棒看着是打向外国品牌,实则先砸在了自己脚上。   毕竟这些年,美国汽车供应链早跟美墨加三国拧成了一股绳,根本拆不开。一辆卡车的零部件可能在三国之间往返好几次,才最终拼成整车。特朗普这记关税重拳,无异于往精密齿轮里撒铁屑,直接卡断了顺畅的产业链条。   墨西哥北部的工厂里,刚下线的重型卡车瞬间成了高价货。工人们看着崭新的车身,脸上全是愁容。这些车本来要源源不断运往美国,现在平白多了25%的成本,卖价必然飙升,谁还愿意买单?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给这波操作安的名头是“维护国家安全”。可美国商会早戳破了这层窗户纸,他们列出数据证明,美国前五大重型卡车进口来源国是墨西哥、加拿大、日本、德国和芬兰,全是美国的盟友或亲密伙伴,压根扯不上国家安全威胁。   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冲着“制造业回流”来的,想靠关税把产业拽回美国本土。但现实远比口号骨感,底特律的从业者们压根不买账。   密歇根州的两家商业组织急得直跳脚,连夜给政府写了封信。他们警告说,密歇根州五分之一的工作岗位都跟汽车相关,关税会让商品价格暴涨,挫伤消费者需求,最终连累辛苦干活的美国人。   通用汽车前高管沃伦·布朗看得更透彻,他直言这种政策只会让底特律三巨头更被动。本来这些企业在墨西哥、加拿大的工厂就面临不小压力,现在关税一加,成本飙升,反而比不上那些从日本进口的品牌有价格优势。   早有先例摆在那,之前特朗普对汽车及零部件加征关税时,通用汽车单季度就赔了11亿美元。摩根大通的分析师更狠,直接算出这次关税可能让通用损失高达140亿美元,几乎吞掉它2024年全年的收益。   遭殃的不止是大车企,那些中小型供应商更难熬。密歇根州有上千家汽车供应商,很多家底薄得很,根本扛不住供应链涨价的冲击。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会一层层往下传,最终全落到工薪阶层和中产阶级头上。   有人算过一笔账,卡车价格涨了,运输成本必然跟着涨。超市里的日用品、工地的建筑材料,甚至农场的饲料,都会因为运输成本上升而涨价。普通家庭换车的周期可能被迫拉长,整个市场都会陷入低迷。   最尴尬的是,这已经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喊着要加税了。9月25号他就说过10月1号起加征25%关税,当时汽车制造商们集体反对,担心供应链中断和成本暴涨,这才把时间推迟到了11月。   可推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该来的麻烦一点没少。斯泰兰蒂斯公司已经放话,要暂停墨西哥和加拿大部分装配厂的生产。这一停,美国本土的冲压厂、变速箱厂就得跟着裁员,密歇根州的工人们眼看就要丢饭碗。   《底特律自由新闻》的记者看得真切,在这个经济本就不稳的城市,特朗普的“关税狂欢”就是场灾难。汽车行业专家约翰·麦克埃罗伊的话更扎心:“如果汽车行业感冒了,底特律就会得肺炎。”   现在更微妙的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还等着掺和一脚。法院已经宣布要审议特朗普政府征收的多数关税合法性,11月首周就开庭听辩。这意味着这25%的关税能不能落地,还得打个问号。   墨西哥那边的反应更直接,北部制造业出口区一片愁云惨雾。当地工厂靠着给美国车企供货活命,现在订单可能腰斩,就业岗位减少,贫困问题恐怕会越演越烈。   德国、日本的卡车制造商也没逃过这波冲击。他们原本靠着技术优势在美国市场占了一席之地,现在关税一加,价格优势荡然无存,只能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缩水。   特朗普想靠关税保护本土产业,却忘了全球产业链早已你中有我。底特律三巨头在墨西哥、加拿大建工厂,本就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是市场规律的选择。   强行用行政手段扭转,只会造成资源浪费和成本飙升。消费者要为高价买单,企业要为政策买单,工人要为失业买单,最后谁也没占到便宜。   那些喊着“制造业回流”的口号听着响亮,可真要落地难如登天。美国本土劳动力成本高,供应链配套也不如美墨加联动完善,就算企业把工厂迁回去,也未必能赚到钱。   底特律的老板们现在最头疼,一边是政府的关税政策压下来,一边是市场的现实需求摆在那。他们既不敢得罪政府,又怕失去消费者,只能在夹缝里艰难求生。   这场关税闹剧说到底,就是场拍脑袋的决策。打着保护本土产业的旗号,实则搅乱了全球供应链,伤害了盟友感情,最终还得让美国本土的企业和民众买单。   信源:中国网《特朗普宣布对进口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