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特朗普可能缺席APEC。白宫给出特朗普访问亚洲行程时间是10月26日至29日,而韩国庆州APEC是10月31日至11月1日举行,这意味着特朗普可能会缺席APEC或短暂地参加APEC然后返回美国。 特朗普的亚洲之行包括马来西亚吉隆坡、日本东京、韩国庆州。时间是10月26日至29日,即便是按照美国时间,特朗普在亚洲至多待到30日。特朗普在APEC的时间会非常短暂。 特朗普的亚洲之行包括马来西亚吉隆坡、日本东京、韩国庆州。时间是10月26日至29日,即便是按照美国时间,特朗普在亚洲至多待到30日。 白宫公布的行程单,和APEC的会议时间表,怎么看都对不上号,这事儿本身就挺有意思。特朗普的亚洲旋风,计划在四天内跑三个国家,马来西亚、日本、韩国,行程排得满满当当。 可问题就出在这时间点上,他的访问在29号就画上句号了,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要到31号才在韩国庆州正式拉开帷幕。 这中间隔了整整两天,留给外界巨大的想象空间。这趟行程本身就像一场精心编排的快闪,匆匆而来,又匆匆离去,唯独在最重要的多边经济舞台门口,似乎踩了一脚刹车。 这趟行程本身就很有看点,每一站都承载着不同的外交使命。在东京,他要与安倍晋三会面,巩固美日同盟,但贸易逆差和防务经费分担这些老问题肯定少不了。 在吉隆坡,他要与东南亚国家领导人接触,展示美国在东南亚的存在感。而在韩国庆州,除了APEC,更重要的议题无疑是朝鲜半岛局势。 可偏偏是这样一个汇聚了亚太地区21个经济体领导人的重要场合,特朗普的日程安排却显得如此“不合群”。这不禁让人思考,这究竟是单纯的时间规划失误,还是背后另有深意? 要知道,APEC可不是一般的会议,它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舞台之一,各国领导人齐聚一堂,探讨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贸易自由化这些宏大命题。 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在亚太地区发挥影响力的国家领导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场合。然而,特朗普政府自上台以来,其外交政策的风格就非常鲜明,那就是“美国优先”,并且更倾向于双边谈判而非多边框架。 他上任后不久就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个决定本身就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他对这种大型多边贸易协议不感兴趣。 那么,缺席APEC,或者说只是“蜻蜓点水”式地露个面,似乎也符合他的一贯逻辑。与其在一个多边会议上听着各种不同声音,进行冗长而往往没有实质结果的讨论,他可能更愿意把时间花在“一对一”的会晤上。 在双边谈判桌上,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无疑拥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这种务实的、交易型的外交风格,让他对多边论坛的热情大打折扣。APEC所倡导的开放、包容、共赢的精神,与特朗普“零和博弈”的思维模式,似乎总有些格格不入。 如果特朗普真的选择短暂出席,那场面也一定很值得玩味。他可能会发表一个演讲,与几位关键领导人握手寒暄,然后就在全球媒体的注视下,提前结束行程返回美国。 这种做法,在外交礼仪上或许有些失礼,但却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他的目的:既向盟友和地区国家展示了美国的关注,又避免了陷入自己不喜欢的多边议题泥潭。 对于主办国韩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有些尴尬的局面,精心准备的国际盛会,最重要的客人却可能只是个“过客”。 这背后其实也反映了亚太地区格局的微妙变化。当美国总统对APEC这样的多边机制表现出若即若离的态度时,地区内的其他力量,比如中国,自然会抓住机会,在区域合作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 APEC的议程是否会因此受到影响?其他成员国又会如何看待美国这种“选择性参与”的策略?这些都为未来的亚太经济政治走向埋下了伏笔。 一个超级大国的领袖,对地区最重要的经济论坛表现出如此随性的态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政治表态。 最终,特朗普是会为了外交礼仪而调整行程,还是会坚持自己的节奏,将APEC排除在核心议程之外?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一次外交行程的完整性,更预示着未来几年美国与亚太地区互动模式的走向。 这究竟是美国在重塑其全球领导力的一种新方式,还是在无形中主动让出了影响地区发展的关键席位?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比行程本身更值得我们深思和讨论。你怎么看呢?
美议员喊话特朗普:若北京不答应美国的要求,就不准中国做一件事。特朗普最近消停了,
【3评论】【4点赞】
wo
在东京他要与安倍晋三会面?在地宫见面吗?这种自媒体已经没底线了,网上的东西还能信吗?天天胡说八道。
用户10xxx73
会见安倍晋三?
戏如人生
主要是中国铁了心不买大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