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中俄这一招实在太绝了!估计特朗普能气晕。前不久美国不是一直想着如何制裁俄罗斯吗,因为中国是俄罗斯石油和能源的大买家,所以特朗普也敦促欧盟、北约、G7国家对华加征50%到100%的关税。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更多优质的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这套操作主要有三招。第一招是以物易物。听起来简单,其实关键在于执行。中俄之间不完全依赖美元结算,能源交易可以直接用原材料、商品甚至服务来抵扣。 中国需要能源,俄罗斯需要技术、设备、甚至日常用品和人民币结算能力,这样一来,两国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绕开美元体系。美国想制裁?没门。美元流不通,但贸易继续。 第二招是基础设施绑定。两国不仅是能源贸易,还在铁路、港口、天然气管道、电力互联、科技园区等基础设施上互相绑定。 你要制裁我?先看看自己能不能承受断供的风险。俄罗斯的能源管道直接到中国,中间绕过西方金融体系;中国的投资、设备和技术流向俄罗斯,中间不经过欧美银行。 这样一来,美国的经济压力传导效果就大幅削弱。特朗普想制裁?打不着,能源、原材料、产业链照样运转。 第三招是本币结算。人民币、卢布直接交易,中俄双方不依赖美元,这一点对冲击美元霸权尤其关键。美国掌握着全球主要支付体系,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一直是杠杆。 美元体系一旦被动用,美国制裁立刻生效,效果明显。可中俄直接用本币结算,美元根本派不上用场,这意味着制裁的威力大打折扣。美元体系不再是唯一选择,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平衡点。 用这三招结合起来,中俄不仅保护了自己的经济利益,还在全球贸易格局上掀起了一次不小的波澜。美国想靠制裁改变局势,结果发现自己被架空。 特朗普气得想喊“加关税”,结果手里的工具发挥不了效果。中国继续买俄罗斯能源,俄罗斯继续卖能源,中国的企业、俄罗斯的企业都在正常运作,全球供应链几乎没受影响。 这还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问题,更是对美元霸权的一次挑战。长期以来,美国靠美元在全球贸易中掌握话语权,想制裁谁就制裁谁,影响力巨大。 中俄这次用本币结算和直接贸易,把美元的主导地位削弱了一部分,虽然不至于瞬间颠覆美元,但这绝对是一个明显信号,美元并非不可替代,全球经济有更多选择。 特朗普的算盘被打乱,不只是美国经济体系上的挫败,更是一种战略层面的提醒,你不能随便用美元霸权威胁我们。 从更大的角度看,中俄的合作模式正在给世界贸易和金融格局带来深远影响。能源贸易不再完全依赖美元,全球能源价格形成机制可能出现新的参考体系。 基础设施绑定和本币结算模式,提供了一条绕开西方金融控制的路径,尤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示范意义。 战略合作和经济互通形成的安全网,让国家间关系更加稳固,不再完全受制于单一大国的政策和制裁。 再对比一下美国和中俄的局面:特朗普拼命想通过加关税施压中国,同时拉着盟友制裁俄罗斯,但中俄早就用实际行动把自己绑在一起。 中国不靠美元支付俄罗斯能源,俄罗斯也不靠西方银行卖给中国能源。美国的威力被削弱,制裁的效果大打折扣。 换句话说,美国打的是空气,中俄打的是真金白银,结果明显优劣一目了然。特朗普再怎么喊,再怎么气,局面已经不是他能左右的了。 这次中俄合作还有一个核心意义,独立的贸易通路。世界经济波动、金融制裁、地缘政治风险都存在,但只要中俄有自己的交易机制、基础设施、结算方式,就能把冲击降到最低。 这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经验。经济自主权和战略独立性,并不是喊口号能解决的,而是要通过具体操作去建立。中俄这次干的就是实打实的操作,不花哨,不依赖美元,不怕制裁。 这不仅是中俄之间的胜利,也可能是全球贸易格局的一次提醒,美元并非唯一选择,独立通路、实操能力和战略思维,才是面对制裁最有力的武器。 特朗普可以生气、可以加关税,但中俄已经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谁真正掌握主动权,谁才不被别人左右。 最终,中俄通过这次操作,实现了经济利益保护、贸易独立和战略自主,同时给全球经济、金融体系和地缘政治格局带来了深远影响。 美国再怎么气、再怎么喊,都改变不了事实,这就是中俄合作的力量。特朗普气不气,是小问题,重要的是全球格局已经开始悄悄地发生变化,而中俄显然已经走在了前面。
美议员喊话特朗普:若北京不答应美国的要求,就不准中国做一件事。特朗普最近消停了,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