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伊朗总统:制裁不会让天塌下来。佩泽希齐扬称,伊朗已为联合国即将重启的制裁做好准备,不会屈服。将依靠应对措施、与邻国及金砖国家等的合作,以及国内民众的支持渡过难关。 其实,伊朗会被西方国家欺负到不敢吭声,主要还是因为此前的态度不够强硬。 制裁落地前夜,伊朗货币里亚尔对美元的黑市汇率已经跌到了 110 万里亚尔换 1 美元,比起几年前直接贬值超 10 倍,可总统佩泽希齐扬却在纽约联大期间放出话,说天塌不下来。 这番底气背后,是伊朗刚拒绝美国 "交全部浓缩铀换三个月制裁暂缓" 的要求,也藏着这个国家在制裁阴影里的真实处境。 很多人觉得伊朗之前总被西方拿捏,是态度不够硬,但细看才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 去年佩泽希齐扬上台后其实试过亲西方路线,不仅把铀浓缩度从 60% 降到 3.5%,还暂停了中伊合作里的基建项目,可最后只换来美国解冻 20 亿美元资产,制裁框架纹丝没动。 这种 "妥协换不来实惠" 的经历,反倒让伊朗彻底转向了务实合作。就在上周,伊朗刚和俄罗斯签了建 4 座核电站的协议,显然是想靠金砖国家的朋友圈打破封锁。 制裁带来的痛已经实实在在砸在民众身上。德黑兰街头,1 公斤肉卖到 1000 万里亚尔,折合 10 美元,对拿最低工资的家庭来说堪称巨款。 19 岁的学生阿米尔 - 阿巴斯翻出几年前买的吉他,当初花 3000 万里亚尔,现在同款已经涨到 3 亿,就因为进口渠道被制裁堵死了。 食品价格涨得更凶,斑豆一年翻三倍,大米涨超 80%,连普通家庭的日常开销都成了难题。可即便这样,伊朗政府还是硬气地召回了驻英法德的大使,直言西方重启制裁是 "政治打压",程序上根本不合法。 这种强硬背后,其实有对国际格局的清醒判断。要知道,安理会两次表决延长制裁豁免时,中国和俄罗斯都明确支持伊朗,提出的决议草案虽然没通过,但已经清晰传递出反对单边施压的立场。 伊朗总统之前就公开说过,困难时期是中俄始终站在身边,还特别提到中国推动伊沙复交的事,夸这是有前瞻性的大国作为。 这种基于平等的合作,和西方拿制裁当筹码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伊朗找到了破局的方向。 现在的伊朗显然学聪明了,不再把希望寄托在西方的口头承诺上。一方面靠着多年建立的独立经济体系扛压力,毕竟美国制裁四十年,伊朗早就有了应对经验。 另一方面抓紧拓展新兴市场,想借金砖国家、上合组织这些平台打开新局面。不过现实挑战也不少,中伊 25 年协议里中方承诺的 4000 亿美元投资,因为伊朗之前的政策反复,实际到位还不足 2%,要重建信任还得下功夫。 制裁刚生效,伊朗已经放出话要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但又明确说不会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看得出来是在强硬和理性之间找平衡。 毕竟民生压力摆在这里,通胀率已经飙到 40%,石油出口也面临新考验,怎么在不妥协的同时稳住国内基本盘,成了最关键的问题。 这场制裁与反制的博弈里,最值得琢磨的其实是国际社会的态度。有的国家动辄拿制裁当武器,有的国家却在坚持用对话解决问题,还愿意基于平等原则开展合作。 那么在你看来,伊朗想靠金砖国家和国内韧性渡过难关,最关键的支撑会是什么?西方的制裁压力,最终会不会倒逼出更紧密的新兴国家合作?
9月27日,伊朗总统:制裁不会让天塌下来。佩泽希齐扬称,伊朗已为联合国即将重启的
小张的社会
2025-10-05 10:48:45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