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美国最后的霸权亮剑
根本不是赌气而是早有预谋的布局。
9月30号那则消息太炸了: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直接叫停国内买家采购必和必拓的美元计价铁矿石,连在路上的船货都不认了,现在澳洲矿企能卖的现货全得用人民币结算。
这哪是临时起意?看看今年4月海南上线的人民币海漂铁矿石掉期业务就懂了,咱们早把人民币结算的基础设施搭好了,就是要解决过去美元计价带来的汇率和价格双重风险。
澳大利亚总理急着说"失望",说白了是慌了。他们铁矿石出口占经济半壁江山,而咱们占全球75%的海运铁矿进口量,这买卖从来都是他们更离不开我们。
三年前成立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统一采购,就是为了把"大买家"的体量变成定价话语权,这次暂停采购不过是把主动权握得更紧。
很多人说这是去美元化,我觉得格局小了。这是在用最实在的方式告诉市场:谁掌握消费端,谁就有资格定规矩。
从力拓到必和必拓,越来越多澳企用人民币结算,悉尼期货交易所的波动早给出答案——定价权正在悄悄转移。
这步棋走得太妙了,用市场规则拿回本该属于我们的话语权。你们觉得接下来其他大宗商品会跟着用人民币结算吗?来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