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宣布了! 10月2日,哈萨克斯坦方面宣布,计划在2025年向德国输送170万吨石油。 哈萨克的石油大多来自里海边的田吉兹、卡沙甘这些大油田,以往要么走俄罗斯的管道出去,要么往东运到中国,但仔细一算账,问题来了,运到中国,每桶光运费就要12-15美元,而借道苏联时期修的"友谊"管道去德国,运费只要5-7美元。 这就像家门口有条现成的高速公路,不用白不用,那条贯穿俄罗斯的管道网修了几十年,现在成了哈萨克的"快车道",省下了重新修路的天价费用。 更妙的是市场行情,欧洲油价一直比亚洲每桶贵3-5美元,这么一来一回,每年能多赚15-20亿美元,这就好比发现隔壁超市的苹果比楼下水果店卖得还贵,那当然要舍近求远了。 现在的国际形势很微妙,俄乌冲突后,欧洲不敢买俄罗斯石油了,德国的炼油厂正愁没米下锅,哈萨克这时候站出来说"我这儿有货",正好解了燃眉之急。 哈萨克这步棋走得聪明,既是俄罗斯主导的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又能和欧洲做朋友,用专家的话说,这叫"在钢丝上跳舞,但跳得挺稳",他们不是简单地选边站,而是在复杂局面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更深一层看,这说明资源国家开始掌握定价权了,以前卖石油都是别人说多少钱就多少钱,现在哈萨克学会了讨价还价,他们不再满足于当个简单的供货商,而是要参与制定游戏规则。 有个比喻很形象,亚洲买家以为离得近就有天然优势,但哈萨克用实际行动证明,在全球化时代,货往哪儿流,得看哪里最赚钱。 当然,这条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管道经过俄罗斯,总让人不太放心,莫斯科时不时会找点麻烦,比如以"油质不合格"为由暂停输油。 为此,哈萨克也在找备选路线,想经过阿塞拜疆、格鲁吉亚这条线往欧洲运油,不过这条新路现在运力有限,升级改造要花大价钱。 另外,欧洲马上就要开始征收碳关税了,哈萨克油田的碳排放比北海油田高出15%,到时候可能要被扣钱,算下来,要是碳价涨得太高,利润可能缩水8%,所以,这场生意其实是与时间赛跑。 哈萨克斯坦这招"西进",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经济地理课,直线距离最近的不一定最划算,现成的路线往往比新建的更省钱。 这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一带一路"的能源合作,中国在哈萨克投了那么多钱开发油田,但输油管道还是老路子更划算,这是个提醒,光投资上游开采还不够,还得把运输环节也打通。 往大了看,这其实是所有资源国家的共同趋势,阿联酋买下英国石油公司的股份,沙特在新加坡建炼油厂,现在哈萨克借道俄罗斯赚欧洲的钱,这些国家不再甘心只当原材料供应地,而是要掌控整个价值链。 对中国来说,这是个新课题,在中亚这个能源宝库,除了签长期购买协议,可能还要在基础设施上多下功夫,比如参与修建跨里海运输通道,或者把中吉乌铁路延伸到里海边上。 更重要的是,可以尝试用金融和创新来破局,推动人民币结算石油交易,合作开发低碳技术,既然物理管道一时难以改变,那就先在金融和科技上寻求突破。 哈萨克的这个决定,本质上是在全球化重塑时期的精准定位,它告诉我们,在这个变幻莫测的时代,会算账比有资源更重要,谁能算清这本复杂的全球账,谁就能在新时代的博弈中占据主动。
特朗普如何迫使俄罗斯归还乌克兰失地:三个条件特朗普提出的让乌克兰收回所有失地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