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董明珠上门讨要42万货款,经销商却说:“再发50万的货,卖完一起结!”董明珠灵机一动道:“行!先去仓库看看!”谁知到了仓库,董明的一番操作,让经销商直呼:“这女人真狠!” 董明珠出生于1954年8月,在江苏省南京市一个普通家庭长大。她青少年时期接受基础教育,1975年进入安徽芜湖干部教育学院,学习统计专业,毕业后获得资格。之后,她进入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从事行政和财务工作,长达15年,积累了办公和管理经验。1982年,她的丈夫因病去世,儿子只有2岁,她独自抚养孩子,继续在研究所维持生活。 1990年,董明珠辞去南京的工作,带着儿子前往珠海,加入海利空调厂,从基层销售员干起。公司当时规模小,年产值不到2000万元,她被分配到销售部门,负责市场开拓。进入公司后,她接受培训,学习空调产品的知识,包括安装和维护,同时观察经销商的互动方式。半年内,她完成销售任务,售出价值300万元的产品,这让她在工作中更有信心。 1991年,公司派她去安徽处理营销业务,她抵达合肥,第一项任务就是追讨拖欠货款。这段经历考验了她的能力,她通过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在安徽期间,她走访经销商,核对账目,协调发货。她的坚持帮助公司收回资金,并打开当地销售渠道。这次出差让她从普通销售员向区域负责人转型,公司开始注意她的表现。她处理复杂的市场关系,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销售方法。 董明珠的职业生涯起步于珠海海利空调厂,那时空调市场刚兴起,竞争激烈。她从底层销售做起,每天处理订单和客户问题。她的工作态度严谨,注重细节,这让她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公司领导看到她的潜力,安排她负责安徽区域。这片市场潜力大,但问题多,经销商拖欠货款常见。她接手后,先从了解本地情况入手,收集欠款数据。她的方法简单直接,依靠事实说话,避免无谓争执。这让她在追款过程中占得上风。董明珠的坚持不是空谈,她用行动推动公司资金回笼。她的经历显示,基层工作需要耐心和技巧。她在安徽的几个月,奠定了职业基础。公司内部对她的评价逐渐提高,她成为销售团队的榜样。她的故事启发很多人,证明女性在商业领域也能立足。 1991年冬天,董明珠前往安徽合肥,处理经销商王总的欠款问题。王总是本地空调销售大户,网络覆盖多个县市,但资金链紧张,拖欠海利公司42万元货款已久。公司之前派人催讨无果,这次董明珠负责。她列出欠款明细和发货记录,直奔主题。王总试图转移话题,夸赞产品销量,却避开欠款。董明珠保持专注。王总提出方案,再进50万元货,卖完后一起结清。董明珠同意,但要求先查看仓库。王总带她前往仓库,那里空调箱堆积,管理员协助清点。董明珠要求分拣相当于42万元的空调,装车运走。王总阻拦,但董明珠坚持。工人们清点货物,一箱箱装上货车。董明珠监督全程,直到货物运离。王总的反应强烈,他低声表达不满。货物运回珠海,这件事结束。 这个事件的关键在于董明珠的果断处理。她没有接受经销商的拖延方案,而是直接行动。仓库清点过程显示,她的决定基于事实,避免进一步损失。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收回等值货物,化解风险。王总的做法暴露了资金问题,他试图用新货抵旧债,但未能成功。董明珠的行动维护了公司利益,同时警示其他经销商。商界中,这样的欠款纠纷常见,她的处理方式成为案例。事件后,王总的生意受影响,而董明珠获得认可。这件事反映了90年代空调市场的乱象,经销商资金周转难,公司追款压力大。董明珠用实际步骤证明,销售工作需要智慧和坚持。她没有妥协,这让她在行业立足。 货物运回海利公司后,迅速变现,缓解资金压力。王总因失信,失去与海利的合作,他的销售网络收缩,生意下滑。董明珠此事后,在公司内部获得认可,推动她进一步上升。公司奖励她,并提升职位。她继续负责市场开拓,签下更多订单。这件事成为她职业转折点。她逐步升迁,直至领导角色。王总的公司勉强维持,规模远不如前。董明珠的行动在安徽商界引起震动,人们议论她的作风。公司内部会议讨论她的方式,领导表扬她的果断。工厂资金得到补充,避免困境。董明珠的经历显示,坚持原则在商业中重要。她从基层起步,靠实际成绩前进。这段往事如今仍被提及,作为励志例子。
沈逸一句话就点破了我们对“外国月亮更圆”的执念。K签证10月1日正式落地,瞄准海
【4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