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夜,于凤至对张学良说:“汉卿,今后你在外头有多少女人,我不管,但是有一条你得

尔说娱乐 2025-09-30 10:44:03

新婚夜,于凤至对张学良说:“汉卿,今后你在外头有多少女人,我不管,但是有一条你得依大姐,就是不能把她们带回大帅府。”但是婚后不久,他因为一个女人违背了这个誓言。 主要信源:(中国吉林网——“塞北名媛”于凤至) 1990年的洛杉矶,93岁的于凤至在病榻上缓缓合上双眼。 她的枕边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的张学良英姿飒爽,那是他们新婚时拍摄的。 这位曾经名震东北的"凤命千金",最终在异国他乡孤独地走完了人生旅程。 时间倒回1915年的春天,东北的冰雪初融。 奉天城内张灯结彩,一场盛大的婚礼正在举行。 18岁的于凤至身着大红嫁衣,在众人的簇拥下步入张府。 她记得父亲于文斗临行前的叮嘱: "张家是军中豪门,你嫁过去要谨言慎行。" 新婚之夜,红烛高照。 于凤至望着年仅15岁的张学良,轻声说道: "汉卿,我知道你将来必定不凡。你在外如何我不管,只望你能给我这个正室应有的体面。" 少年张学良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他还不明白这句话的分量。 婚后的日子平静而温馨。 于凤至以长姐般的温柔照顾着丈夫,将大帅府打理得井井有条。 每天清晨,她都会亲自为张学良准备朝服;夜深时,她会守在书房外,等着为熬夜办公的丈夫送上一碗热汤。 张作霖对这个儿媳赞不绝口,常对部下说: "我儿得此贤内助,实乃张家之幸。" 然而平静的生活在1927年被打破。 那一年,张学良在天津舞会上邂逅了16岁的赵四小姐。 消息传回奉天时,于凤至正在为婆婆准备寿宴。 丫鬟们窃窃私语的声音传入耳中,她手中的茶盏微微一颤,随即恢复如常。 "夫人,要不要派人去天津......" 管家欲言又止。 于凤至轻轻摇头: "少帅的事,不必过问。" 她记得那个雨天,张学良带着赵四小姐回到奉天。 站在廊下,她看见那个年轻女子怯生生地躲在张学良身后。 于凤至缓步上前,将一件披风递给赵四: "北地风寒,姑娘注意身子。" 这一幕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 于凤至转身时,听见赵四小声问张学良: "姐姐会不会讨厌我?" 张学良沉默不语。 此后的日子,于凤至依然保持着正室的威严。 她允许赵四住在帅府别院,但立下规矩:重要场合必须由她这个正室出席。 每逢节庆,她都会给赵四准备一份礼物,却从不与她同桌用餐。 1936年那个寒冷的冬日,西安事变的消息传来时,于凤至正在插花。 花瓶从手中滑落,碎片四溅。 她当即收拾行装,连夜赶往南京。 在囚禁地,她看到张学良的第一句话是: "汉卿,我来了。" 四年的软禁生涯,于凤至始终相伴左右。 她亲自下厨,为张学良调理饮食;夜深时,她会为他读报,分析时局。 直到1940年,因健康恶化,她才在张学良的坚持下赴美治疗。 临行前,她将赵四叫到身边: "我走之后,汉卿就拜托你了。" 赵四泣不成声。 在美国,于凤至展现出惊人的商业天赋。 她投资房地产、股票,很快积累起巨额财富。 但每当夜深人静,她总会站在窗前,望着东方的星空。 她买下两栋相邻的别墅,期待着有一天能与张学良在此安度晚年。 1964年,一纸离婚协议书漂洋过海而来。 于凤至在书房坐了一夜,第二天清早,她在协议上签下名字,附言道: "祝你们幸福。" 晚年的于凤至过着简朴的生活。 她将大部分财产捐给慈善机构,只保留着一些与张学良有关的纪念物。 每年张学良生日那天,她都会让佣人多准备一副碗筷,仿佛在等待一个永远不会到来的客人。 1990年春天,于凤至安然离世。 她的墓地位于洛杉矶玫瑰园公墓,旁边留着一块空穴,墓碑上刻着"张于凤至"四个字。 而在大洋彼岸,张学良与赵四合葬在夏威夷的神殿谷。 这段跨越世纪的姻缘,最终以这样的方式落幕。 于凤至用她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传统女性的坚韧与包容。 在她去世后,人们在整理遗物时发现了一本日记,最后一页写着: "此生无悔嫁张郎,只恨世事太无常。"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0 阅读:65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