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北京时间9月29日报道:由于担心一旦与中国爆发战争,导弹库存将不足,五角大楼希望导弹制造商将12种关键武器(例如爱国者拦截弹)的产量提高一倍或四倍。 华尔街日报北京时间 9 月 29 日刚曝出消息,五角大楼现在是真慌了神,就怕万一跟中国爆发战争,手里的导弹库存根本顶不住,直接给各大导弹制造商下了硬指标. 12 种关键武器的产量必须往上翻,要么翻倍,要么干脆涨到四倍,像爱国者拦截弹、SM-6、LRASM、JASSM、PrSM 这些当家宝贝全在名单里。 这可不是喊喊口号装样子,能让向来端着的五角大楼这么急赤白脸,说白了就是家底快见底了,再不补窟窿真要出大事。 要说清楚这事儿,得先明白五角大楼的底气为啥虚了。这两年中东和乌克兰两场仗把美国的导弹库存耗得底朝天,就说今年 6 月以色列跟伊朗那 12 天的战争,美军光 “萨德” 拦截弹就打了 150 多枚,这都快到五角大楼这些年采购总量的四分之一了。 海军派去地中海的 7 艘驱逐舰,又发射了 80 枚 SM-3 导弹,要知道这玩意儿最便宜的型号都得 800 万美元一枚,贵的能到 2500 万。 这边中东烧钱还没完,乌克兰那边也在嗷嗷要货,光是 9 月初美国就批准给乌克兰卖 3300 枚增程攻击导弹,6 周内就得运到,这些全是从美军库存里挤出来的。 之前五角大楼甚至偷偷冻结了对乌的 “爱国者” 供应,就是怕自己手里的货不够用了。这些消耗掉的导弹补起来特别慢。 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的研究员算过账,就中东那 150 多枚 “萨德” 拦截弹,想补全得花 15 到 20 亿美元,还得等一年多时间。 现在五角大楼心里门儿清,真要是跟中国开打,那导弹消耗可不是中东冲突能比的,就拿反舰来说,中国海军的舰艇编队不是伊朗那些导弹能比的,得靠 LRASM 这种隐身巡航导弹才有把握,这玩意儿能打 550 多公里,还能自己规划路线躲拦截,可现在产能根本跟不上需求。 还有 JASSM 的改进型,射程都快到 1000 公里了,是防区外打击的关键,可生产线就那么几条,真打起来肯定不够造。 再说说这 12 种武器里的硬骨头,首当其冲的就是 “爱国者” 拦截弹。美国陆军早就把采购目标提到了近 14000 枚,是以前的 4 倍,可负责生产的洛克希德・马丁今年拼了老命也就能造 600 枚,就算到 2027 年顶多涨到 650 枚。 导弹上的关键部件寻标器全靠波音供应,人家新生产线要 2024 年才开建,2027 年才能投产,现在想多造都没零件。日本本来想帮着造点,结果也卡在上游零件上,每年顶多造 30 枚,想扩到 60 枚都得等好几年。 SM-6 导弹的处境更尴尬,这玩意儿既能防空又能反导,美国海军的驱逐舰全靠它撑场面,中东这一年就打了 100 多枚,退役海军少将蒙哥马利都说 “把一年的量都用完了”。 雷神技术公司每年满打满算也就造几百枚,还得分给 14 个盟国,留给美军自己的本来就不多,现在要翻倍生产,生产线扩建、工人培训哪样都得花时间,海军部长德尔托罗自己都承认 “导弹越精密,越难造”。 至于专门打军舰的 LRASM 和对地打击的 PrSM,情况也没好到哪儿去。LRASM 刚列装没几年,能挂在 B-1B 轰炸机和 F/A-18 上,是对付大型水面舰艇的主力,可现在还在测试增程型,产能根本没提上来。 PrSM 作为下一代精确打击导弹,射程比老型号远一倍,可生产线还在爬坡阶段,想四倍增产简直是天方夜谭。其实五角大楼自己也清楚,增产这事说说容易做起来难。 美国的国防工业这些年早就不是冷战时的水平了,造导弹的关键材料、精密零件好多都得靠供应链,一旦某个环节卡壳,整个生产就停了。 更头疼的是,制造商也不傻,扩产要砸几千万甚至几亿美元建厂房、添设备,要是五角大楼以后不持续采购,这些投入就打了水漂,所以企业都不敢轻易加码。 史汀生中心的研究员优素福说得直白:“美国工业基础根本撑不起两线消耗,还得保自己的战备,这根本不现实”。 现在五角大楼急着催增产,说白了就是被 “跟中国开战” 的假想场景逼的。太平洋地区跟中东不一样,一旦有事需要大量远程精确武器,要是导弹库存跟不上,不光仗没法打,盟友都得怀疑美国的保护能力。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就算现在就开建生产线,等产能真上来也得三五年,到时候库存能不能补上还是未知数。那些导弹制造商嘴上答应着跟政府密切合作,心里恐怕都在犯嘀咕:这活儿真不是短时间能搞定的。
中国有意赶走“堤丰”中程导弹系统,美日不听劝!美日布置的这个“堤丰”中程导弹系统
【13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