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台湾岛东边太平洋上有一个大岛——兰屿,面积约45平方公里,有钓鱼岛的十几倍大,相当于67500亩,可以对比澳门面积只有33平方公里。兰屿是海底火山喷发隆起而形成的,因上面盛产蝴蝶兰而得名。这地方位于太平洋外海,东边就是深海外海,岛屿陆地有一定的规模,有很大的战略价值。 从位置上看,兰屿简直是老天爷选的 “战略坐标”,它趴在台湾本岛东南边的太平洋上,离台东市大约 49 海里,西南到鹅銮鼻 41 海里,南边离菲律宾的巴丹群岛也就 140 公里,刚好卡在巴士海峡的北口。 别小看这个位置,巴士海峡可不是普通水道,每年有超过 8 万艘商船从这过,承担着全球 5% 的海上贸易运输,相当于西太平洋的 “物流大动脉”,兰屿往这一站,就等于卡住了这条动脉的关键节点。 更妙的是它东边直接连着太平洋深海外海,周围海水平均深度超过 3000 米,这种深海环境简直是大型战略潜艇的 “天然隐身衣”,往水里一藏,很难被发现。 兰屿的战略价值可不是空口说的,有真实案例能佐证。 之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把装备 “海军打击导弹” 的拦截系统部署在巴丹群岛,就是盯上了这一带的位置 —— 要知道巴丹群岛离兰屿才 99 公里,而那些导弹射程能到 180-200 公里,这意味着兰屿刚好在导弹覆盖范围内,反过来也说明,谁掌控了兰屿,就能反过来监控这些部署。 而且我国海空军每次去西太平洋远洋训练,巴士海峡都是必经之路,兰屿这个支点要是用好了,能直接监控大半个西太平洋的军事动态,还能对台湾东部空防形成战略压制,等于给第一岛链开了个 “突破口”,航母战斗群从这出去,能省不少部署时间。 别看兰屿现在常住也就 1000 多人,达悟族同胞住着能防台风的地下屋,靠捕鱼和拼板船维系生活,但它的陆地规模足够撑得起战略用途。 全岛有 52 公里的环岛公路,西北边的开元港能通台东和绿岛,西南还有个小型机场,虽然飞机降落得跟 “走钢丝” 似的,常有乱流和侧风,但毕竟打通了空中通道。 岛上多山地丘陵,随便找个制高点就能建雷达站,要是往密林中藏点装备,隐蔽性堪比天然堡垒,这条件比弹丸之地的小岛强太多了。 更有意思的是,兰屿的价值还能 “举一反三”。 周围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要是把渔港和冷链建好,能当渔业集散中心;年均风速 7.2 米每秒的 “风岛” 属性,建海上风电场再合适不过;连环绕的珊瑚礁群都是生态宝库,不过这也提醒开发得悠着点。 但说到底,这些都是附加价值,核心还是它的战略位置 —— 卡在巴士海峡北口,一边盯着台湾本岛,一边望着菲律宾,身后就是太平洋深海,这种 “一夫当关” 的架势,可不是随便哪个小岛能比的。
终于知道为啥东北的美景都不宣传了🤣👌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