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曾手刃27名鬼子的吕俊生侦查敌情。结果他刚出门,就碰上六七个日军。情急之下,吕俊生直接放下枪,举起双手,让日军五花大绑押走了。 说起吕俊生这个人,在抗日那会儿,他可是河北老区出了名的硬汉子。1907年出生在邢台前青峪村,那地方穷山恶水,家里几亩薄田勉强糊口。他从小帮父母干农活,十三岁就去武安县学修鞋,学徒日子苦哈哈的,每天锤钉子补鞋底,手上老茧一层叠一层。长大后没闲着,四处闯荡,上山西卖羊皮,下河南打长工,翻山越岭扛重活,练就了一身好力气,身高蹿到一米九二,肩宽背阔,像个铁塔似的。1937年冬天,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路过村里,他一看部队纪律严明,立马扔下锄头报名参军,进了四团当战士。没多久,1938年6月他就入了党,从此一门心思扑在打鬼子上了。 吕俊生入伍没几个月,就在1938年7月的山东夏津战斗里露了脸。那仗打得凶,日军关东军精锐上来,装备齐全,经验老道。吕俊生所在四连弹药用光了,只能拼刺刀。他带头冲进敌群,刺刀耍得飞起,一口气刺死27名日军,还缴了15支枪,自己身上挨了三处轻伤。这事儿传开,全纵队都轰动了,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军中吕布”,因为他姓吕,跟三国那个猛将一个字。话说回来,这不是吹牛,那时候八路军装备差,单兵格斗全靠真功夫,他这身板和力气,确实让日军吃够了亏。从那以后,他升了职,12月当上冀南军区青年纵队通讯连连长,带队传递情报,顺带打埋伏,一次突袭日伪中队,杀伤60多名敌人,又立了大功。 吕俊生这人打仗从来不含糊,百团大战那年,1940年,他连队负责攻河北高邑县。日军在高一村修了碉堡,重机枪扫得部队上不去。他不顾一切,猫着腰往前冲,从射击口一把拽出开火的机枪,烫得手皮开肉绽,也不管,硬是给后续部队打开了通道。那仗打下来,部队顺利突破防线。紧接着阎家庄战斗,他率全连夜袭敌营,杀敌108名,全连就一人轻伤,没人阵亡。这在当时敌我力量悬殊的局面下,简直是奇迹。上级一看,给他封了“英雄连长”的称号,他的六连也改名叫“英雄连”。从通讯连长干起,他总爱带队夜袭日军据点,行动快准狠,像猫头鹰扑食,一盯上就不放,敌人给他起了“猫头鹰”的绰号。那些年,他冲锋陷阵,身上落下一堆暗伤,腰腿一到阴天就疼得钻心。 调到敌后武工队后,吕俊生也没闲着。武工队干的是游击活儿,他身体刚好点,就换便衣进城偷袭日伪哨所。日伪军被他搅得鸡飞狗跳,不敢落单出门,还贴告示重金悬赏他的脑袋。1943年平乡战斗,他单枪匹马摸进敌后,干掉4名日兵,又得了一枚战斗英雄奖章。同年临清一役,他耍红缨枪,生擒8名俘虏,那枪法利索,敌阵里戳得他们措手不及。吕俊生这辈子打鬼子,从不手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加起来,立了8次一等功,杀敌数都数不过来。 就说1943年那次侦察任务吧,吕俊生在武工队,奉命去摸日军巡逻路线。他出门没走多远,就撞上六七个日军巡逻兵。情势紧急,他直接扔枪举手,装投降,让日军用绳子五花大绑押走。这不是怂,是为了保全大局,避免暴露根据地。押解途中,他瞅准机会,肩膀一耸,绳子松了,左手甩开,右手跟着抽出来。瞬间反击,先一拳砸倒最近的,骨头碎裂声响,然后肘击第二个鼻梁,血溅出来。弯腰捡枪,枪托扫第三个膝盖,一脚踩断喉管。剩下几个日军拉枪栓,他滚进沟里,匕首出鞘,扑上去划开第四个脖子。军官拔刀砍,他闪身反刺腹部,膝盖压胸,拳头砸脸。夺刀甩向第五个,嵌入肩头。头槌撞碎第六个眼镜,匕首补刀。最后一个想跑,他追上枪刺穿心。这么着,反杀了11名日军,捡枪撤回根据地。日伪军气急败坏,悬赏更高了,可他照样接着干。 抗日胜利后,吕俊生转战解放战争,当上副营长,继续在前线冲杀。那些年,部队转战华北,临清战斗他又立功,枪刺舞得敌俘八人。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作为华北战斗英雄代表,去北京开全国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大会。会上,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知道他很厉害。那一刻,全场鼓掌,经久不息。吕俊生这人低调,从不张扬,别人问起战绩,他总说那是集体功劳。
1943年,戴笠都称“鬼难拿”的汉奸,八路军两次围捕都失手!汉奸巧用易妆术逃
【1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