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要动手了,现在信号真的是越来越明确了!东部战区已经按捺不住激动的情绪,很多信号已经挑明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于2024年9月13日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人民前线推出军歌MV《把胜利的旗帜插在宝岛上》。这首歌由部队官兵创作,歌词强调统一的先锋与正义力量,具体提到拥抱澎湖湾、驻泊基隆港、击水日月潭、俯瞰阿里山等台湾地理元素。MV画面结合1949年渡江战役历史影像与当代两栖登陆、夺岛演习镜头,并出现台北101大楼等台湾标志性建筑。这种直接指向台湾的表达方式,在解放军宣传史上较为罕见,引发岛内媒体高度关注。台湾媒体将其解读为攻台军歌,认为这是对台独势力的明确警告。专家指出,这种宣传形式不仅是内部动员工具,还兼具对外震慑功能,与近年来解放军在台海常态化巡航演训相呼应。 回顾历史,中国军队推出带有明确指向的战歌,常与重大军事行动紧密相关。1950年,志愿军战士麻扶摇作词、周巍峙作曲的《打败美帝野心狼》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夕问世。这首歌最初刊登于人民日报,后改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描述跨过鸭绿江、保卫和平的决心,在全国媒体统一推广下,迅速传播到工厂、学校、乡村和部队,发挥了动员民众支持战争的作用。当时,朝鲜半岛冲突升级,美国主导联合国军介入,中国面临边境威胁,此歌发布后不久,志愿军即入朝作战。五次战役中,志愿军阻击联合国军于三八线以南,直至1953年停战协定签署 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期间,解放军推出《进军号》作为战前动员工具。这首歌由海军政治部歌舞团创作,强调进军决心与战斗意志。当时,中印边界争端升级,印度军队推进到中国领土,中国政府决定自卫反击。歌曲在部队内部传播,伴随军事准备工作,激励官兵士气。冲突于10月爆发,解放军在东段和西段同时发起反击,迅速击退印军,恢复边境控制。战后,该歌继续在军营流传,成为那段历史的记忆符号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后,《血染的风采》问世,由陈哲作词、苏越作曲。这首歌基于老山前线故事,描述战士奔赴战场与家人告别的情景,歌词采用叙事手法,表达对牺牲者的追悼。战争于2月17日开始,中国军队分东、西两线推进,历时一个月,击退越南军队入侵,维护边境安全。歌曲于1986年创作,1987年春晚演唱后广为流传,成为一代人记忆。 这些历史案例显示,解放军战歌往往在战略关键节点出现,起到鼓舞士气、传递意图、震慑对手的作用。不同于一般文艺作品,这些歌曲由军方直接主导,内容直指特定目标。军事科学院专家分析,此类宣传具有三重意义:内部凝聚力量、外部施加压力、舆论引导方向。在当代,心理战与实战融合,这种形式更趋实战化。 近年来,台海局势持续紧张,美国等外部势力增加对台军售,台湾当局推动台独政策。中国大陆加强军事准备,解放军东部战区常态化组织联合利剑系列演训。2024年10月,联合利剑-2024B演习涵盖台湾全岛周边,涉及陆海空火箭军部队。2025年4月,又举行环台军演,演习范围包括马祖与台湾本岛周边,重点检验联合封控能力。这些演训越来越贴近实战,舰机数量屡创新高,距台湾敏感地带更近。 台湾汉光演习于2025年7月扩大规模,持续10天,动员人数创纪录,纳入超市等民用设施,模拟持久战部署。这反映台湾当局对大陆军事压力的回应。解放军演训从威慑台湾扩展到冲击第一岛链,2024年12月演习动用三大战区海上兵力,为史上最大联合部署。东部战区MV发布时机,与这些演训相衔接,强化统一决心。 战歌宣传的变化,也体现解放军舆论场策略调整。过去强调整体建设,如强军之路与大练兵,如今直接点名目标地标。这种转变,对台湾内部传递压力,对大陆社会进行动员。台媒承认,这更像是内部宣传,告知民众军队准备就绪。历史上,每首此类战歌对应大事件,此次MV或预示统一倒计时启动。 战歌MV的发布,不是孤立事件,而是解放军综合战略的一部分。未来台海走向,取决于各方博弈,但历史逻辑显示,统一是必然趋势。中国政府坚持和平统一方针,但不放弃武力选项。这种宣传,提醒各方注意信号变化。 战歌信号引发热议,你如何看待东部战区MV的深意?欢迎留言分享观点,一起讨论台海未来走向。
大陆其实没必要跟美国在台海死磕,更没必要为了湾湾而跟美国动手,解放军完全可以抄对
【16评论】【1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