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直言,中国禁止英伟达芯片令美中关系紧张,并称中国为美国的“对手”;与此同时,英伟达CEO黄仁勋也表态,对中国禁买其AI芯片的报道“深感失望” 网友评论:不让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赚钱终于起到效果了,中国自主替代才刚刚开始,操作系统基座逐步夯实,PC、服务器级CPU逐步强替,嵌入级MCU也逐步应用在打印机设备中。 中国市场每年能给英伟达带来上百亿美元收入,占总销售额的两成以上,这块市场根本丢不起。但他又没法违背美国的政策,从高端芯片禁售到 “特供版” 芯片要求,英伟达一直在夹缝中找平衡。 为了保住市场,英伟达推出过专门针对中国的芯片型号,可这些产品性能打了折扣,价格却没降多少。国内企业不买账,导致芯片大量堆积,光库存损失就超过 50 亿美元。更麻烦的是,中国启动的反垄断调查还在进行中,曾经 95% 的市场份额如今跌到了一半左右。 黄仁勋的左右为难,本质是被夹在了两国政策中间。美国一边用出口管制限制芯片流动,一边还提出要抽成在华收入;中国这边既要应对技术封锁,又得防范潜在的安全风险。斯诺登事件早已提醒过,关键领域的外国芯片可能藏着隐患,这也是国内企业开始谨慎的原因。 就在英伟达陷入进退两难时,国内的芯片企业已经悄悄接下了市场空缺。寒武纪上半年的营收同比涨了几十倍,大部分收入都来自云端服务器芯片;海光信息的净利润也跟着增长,高端处理器卖得越来越火。 互联网大厂的动作更直接。阿里宣布三年砸 3800 亿建 AI 基础设施,百度的昆仑芯不仅用上了自研架构,还拿下了中国移动十亿元级的订单。这些投入不是空谈,百度的 AI 计算平台已经用上了超过三万卡的昆仑芯集群。 网友关注的自主替代细节,正在一个个落地。操作系统的底层基座越来越稳固,PC 和服务器里的国产 CPU 占比慢慢提升。就连打印机这类常用设备,也开始装上国产的嵌入级 MCU 芯片,不用再完全依赖进口。 行业里的人都在说,现在是国产芯片的窗口期。有机构预测,到 2027 年国内 AI 芯片的本土化率能涨到 55%。不过大家也清楚短板在哪,清华大学的教授提到,硬件性能跟上了,软件生态还得补,从编程语言到调度系统都得慢慢完善。 芯片领域的变局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从美国开始芯片管制,到英伟达推出特供版,再到如今的采购变动,每一步都是连锁反应。黄仁勋的失望,约翰逊的表态,不过是这场技术博弈的冰山一角。 国产替代的故事才刚刚开篇。仓库里的英伟达芯片和工厂里的国产新货,正在悄悄改写市场的格局。这场围绕芯片的较量里,你更看好哪边的未来?
美国众议院议长约翰逊直言,中国禁止英伟达芯片令美中关系紧张,并称中国为美国的“对
朦胧烟雨楼
2025-09-27 11:29:12
0
阅读: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