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吴桂贤主动辞去职务,回到西北国棉厂继续当工人。可就在回到陕西的当晚,得知姐妹们上夜班后,她就直奔工厂也要上夜班:“我是个工人,我能干活!” 吴桂贤1938年出生在河南巩义,那地方穷得叮当响,家里九个孩子,父母起早贪黑也勉强糊口。河南老遭灾,干旱洪水轮番上阵,她家只好拖家带口逃到陕西咸阳讨生活。13岁那年,西北国棉一厂招工,她个头小年纪不够格,还硬着头皮报名,靠着那股不服输的劲儿被录用了。进厂分到细纱车间当挡车工,每天围着纺纱机转,接纱线、巡锭子,累得腰酸背痛,可她咬牙顶住,从不叫苦。 干了几年,她在厂里崭露头角。1955年加入共青团,1958年入党,那年她还创下万锭不断头的全国纪录,纱线一头接一头,效率高得厂领导直夸。工作上她从不偷懒,多次评为先进生产者和五好战士。1963年接手一个劳动模范小组当党小组长,带着大家钻研怎么提速增产,把心得写成报告上报。厂里看她有本事,1965年派她去西北地区先进工作者大会发言,会后直接提拔成副厂长。 为了干好管理活儿,她去西北大学进修,学纺织技术和行政知识,几年下来成绩拔尖。回厂后,她组织改造车间设备,推动产量上台阶。1970年代,她的路越走越宽,先在厂里挑大梁,后调到咸阳市部门,再升到陕西省岗位。1973年当选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75年37岁就出任国务院副总理,新中国第一个女副总理,也最年轻一个。她分管全国总工会和全国妇联重建,跑基层调研,协调资源,让这些机构运转起来,为社会稳定出力。 可就在巅峰期,1977年她突然提出辞职。十一届一中全会刚开完,她向中央递交申请,理由简单,就想回厂继续干工人活。中央批准了,李先念还接见她,握手鼓励说回去发挥作用。她收拾行李坐火车南下,回到陕西咸阳。刚下车没多久,就听说老姐妹们上夜班,她二话不说赶到厂里,卷起袖子加入队伍。陕西省委后来几次请她去妇联或工会任职,她都谢绝了,坚持一线岗位合适自己。 这事儿在当时传得沸沸扬扬,有人觉得她傻,官位不要白不要,可吴桂贤就是认定了,干活是她的本分。回厂后,她操作机器、检查设备,样样上手,很快又评为劳动模范。她的举动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从骨子里对劳动的尊重。想想看,从小在穷苦里长大,靠双手吃饭,高位时也没忘本,这份接地气的劲头,让人佩服。她用行动告诉大家,身份再变,劳动者根儿不能丢。 1988年,她应邀去深圳一家合资企业当副总经理和董事长。那时候深圳热火朝天,到处工地林立,她到任后忙采购物资、抓生产,带企业走上正轨,为当地经济添砖加瓦。干了几年,企业稳定下来,她继续发挥余热。1994年从岗位上退下来,按正厅级待遇安置,可她没闲着。1998年退休后,发起成立深圳市振兴陕西促进会,任会长,协调资金推动两地合作。 她还当上广东省扶贫开发协会主席,带着队伍走遍贫困山区,帮修学校、搞捐助。年纪大了还四处跑,协调项目落地,推动乡村改善。创办桂贤教育扶贫基金,审核申请,资助学生上学。她的这些事儿,都没一点架子,就跟当年在车间一样,实打实干。晚年她始终扑在公益上,脚步没停过,直到2025年4月25日去世,享年87岁。
1977年,吴桂贤主动辞去职务,回到西北国棉厂继续当工人。可就在回到陕西的当晚,
混沌于浮云
2025-09-26 19:48: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