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生前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抗美援朝那一战,美国集结了'联合国

山河又月明 2025-09-26 10:52:01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生前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抗美援朝那一战,美国集结了'联合国军',依旧没有阻挡中国志愿军的势如破竹,毫无疑问,中国是最大的赢家!但,美国却并不是最大的输家!” 基辛格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抗美援朝这仗确实藏着大国博弈的深层逻辑,表面看是战场胜负,实则是战略格局的重塑。1950年的朝鲜半岛,麦克阿瑟那句“感恩节结束战斗”说得有多嚣张,后来的撤退就有多狼狈,这位五星上将大概没算到,刚建国一年的中国敢硬刚16国联军,更没算到装备代差能被意志填平。 美军当时的配置堪称豪华,天上是B-29轰炸机编队,一次轰炸就能投下数十吨弹药,地上M4谢尔曼坦克成建制推进,士兵人手一支伽兰德步枪,连罐头都能吃到牛肉味的。 志愿军这边完全是另一个光景,长津湖战役时气温跌破零下40度,不少士兵还穿着薄棉衣,有的连棉鞋都没有,只能用破布裹着脚行军,步枪得两三个人轮着用,子弹人均不足30发,饿了就啃冻得硬邦邦的炒面,一口炒面一口雪就是常态。 可就是这样的条件,第九兵团硬是把美军王牌陆战一师堵在了长津湖,尽管志愿军冻伤减员超过3万人,连番号都打残了几个团,但最终把美军从鸭绿江边赶回到了三八线以南,让麦克阿瑟的感恩节美梦变成了圣诞节大逃亡。 上甘岭战役更是把这种差距下的韧性展现得淋漓尽致,美军调集了300多门重炮、200多架飞机,190万发炮弹把不到4平方公里的山头削低了两米,泥土都被炮火翻了好几遍,随手一抓全是弹片。 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跟敌人死磕,白天美军占领表面阵地,晚上志愿军就组织反击夺回来,43天里阵地反复易手59次,最后硬是没让美军前进一步。 这场仗美军伤亡1.5万人,志愿军伤亡1.1万人,看似伤亡接近,但美军是拿着机械化装备打出来的数字,志愿军靠的全是血肉之躯,连运输员送物资到前线都要冒着炮火爬过百米生死线,每送上去一箱弹药就要付出好几个人的代价。 除了正面硬刚,志愿军还玩起了“零敲牛皮糖”的战术,1952年开始的冷枪冷炮运动把美军折磨得够呛。驻金化地区的230团先搞起了“打活靶”竞赛,29发子弹就毙伤14个敌人,后来这招在全军推广,涌现出一大批神枪手。 有个叫张桃芳的战士,32天里用436发子弹撂倒214个敌人,创下了冷枪杀敌的最高纪录,还有个叫唐章洪的炮手,65天里用73发炮弹超额完成了“百天百弹百敌”的目标。这场持续一年多的运动下来,光冷枪冷炮就敲掉了5.2万多敌人,搞得美军白天不敢露头,连吃饭都得躲在工事里,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中国能成为最大赢家,不光是在战场上打出来的,更在战后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基辛格在书里专门提到,这场战争让中国在国际上彻底站稳了脚跟,以前西方国家总把新中国当软柿子,打完这仗没人再敢小瞧。 更关键的是苏联的援助,抗美援朝前苏联对中国还留着一手,打完仗后态度彻底转变,1953年到1954年陆续签订协议,给了中国156个重点工业项目,涵盖钢铁、汽车、飞机、军工等方方面面。 鞍山钢铁厂、长春第一汽车厂、哈尔滨汽轮机厂这些后来的工业骨干,全是靠这些援助建起来的,苏联还派来8000多名技术专家,手把手教中国工人和工程师,光培养的技术干部就有7000人,甚至连设计图纸、生产工艺都毫无保留地给了中国,这些援助直接帮中国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这可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说美国不是最大输家,看伤亡数据就很清楚。美国在朝鲜战争中死亡约3.6万人,受伤10多万人,看着不少,但跟其他参战国比根本不算啥。 韩国作为主场,参战兵力60万,伤亡却高达98.4万,伤亡比例超过160%,相当于打光了一波又一波补充兵,平民伤亡更是没法算。 其他15个参战国合计才派了3.9万人,伤亡就有1.7万,比如土耳其旅上来就被打残,伤亡超过3000人,几乎失去了战斗力。这些国家本来是凑数撑场面的,没想到把自己搭进去不少,相比之下美国虽然没打赢,但损失还在承受范围内。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战略目标其实部分达成了,它本来就是为了保住南朝鲜,不让共产主义势力南下,战争结束后这个目标实现了,还顺势在韩国驻军,把东亚当成了冷战的前沿阵地。 而且这场战争让美国更加重视北约,趁机加强了对欧洲的控制,军工产业也在战争中得到发展,并没有因为战败伤筋动骨。 真正亏大的是苏联,本来想借朝鲜战争消耗中国,结果中国越打越强,还靠战争拿到了工业援助,自己反而没捞到好处,想在远东拿不冻港的算盘彻底落空,后来中苏关系还出了裂痕,这才是基辛格说的最大输家。 这场战争就像一场特殊的考试,中国拿着最差的笔却考出了最高分,不仅保住了家门口的安全,还赚来了未来发展的资本,美国虽然没考第一,但也没垫底,那些跟着凑热闹的和主场作战的反而成了垫脚石,基辛格的眼光确实老辣,把这背后的门道看得明明白白。

0 阅读:53
山河又月明

山河又月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