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马尼拉速报:「强烈怒吼」小马可斯"滔天大祸"让30万蕉农没活路。   最近,

念薇评娱乐八卦 2025-09-26 08:51:58

最新马尼拉速报:「强烈怒吼」小马可斯"滔天大祸"让30万蕉农没活路。   最近,菲律宾的香蕉种植户们彻夜难眠——数以万计的香蕉正积压在各港口,腐烂变质。   据当地媒体报道,截至6月22日,全国已有数十万吨香蕉滞留港区,超过2000家种植园面临资金链断裂,背后牵动着近30万蕉农的生计。   而这一切,都源于中国海关近期对进口菲律宾香蕉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检疫措施,部分批次因检测出有害生物被暂停入境。 走进棉兰老岛的达沃港,眼前景象触目惊心:成千上万个装载香蕉的集装箱堆积在码头,不少箱体缝隙间已渗出黑色汁液,空气中弥漫着腐烂水果的气味。   菲律宾香蕉出口商协会透露,六月初以来,已有超过12万吨香蕉因未能及时通关而滞留,每日损失逼近800万比索(约110万元人民币)。香蕉属于易腐品,保鲜期极短,一旦超过十天,基本只能废弃处理。   不少人已将土地、设备抵押给银行,如今面临血本无归的绝境。   这场滞销危机并非突如其来。六月中旬,深圳海关通报一批61吨菲律宾香蕉因检出新菠萝灰粉蚧被全数销毁。这种外来害虫一旦传入我国热带果区,可能对多种果树造成毁灭性打击。   其实,中方对菲律宾香蕉的检疫要求近年来持续提高。早在2012年,就曾因检出香蕉肾盾蚧而导致非方出口损失超过14亿比索。   自那以后,中国海关逐步加大抽检比例,并明确要求每批进口香蕉必须附带熏蒸处理证明和第三方检测报告。   菲律宾是全球重要的香蕉出口国,但其产业结构的脆弱性在此次危机中暴露无遗。全国约八成的香蕉产量依赖外销,而中国一度吸纳其四成以上的出口量。   这种高度依赖单一市场的模式,使得整个行业在外部政策变动面前不堪一击。   与此同时,菲律宾香蕉产业还长期受到枯萎病的威胁。这种土传病害已蔓延至全国17%至40%的蕉园,导致大量植株枯死。   由于缺乏抗病品种和有效防控手段,不少蕉农不得不改种玉米等低收益作物,产业根基正被动摇。   为应对危机,菲律宾政府已成立跨部门工作组,一方面积极与中方沟通,争取尽快恢复部分贸易;另一方面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试图开拓中东、俄罗斯等新兴市场。 总统马科斯于6月20日宣布,将为蕉农提供每亩5000比索的紧急补贴,并协调金融机构延长贷款期限。   不过有分析认为,这些措施仅能缓解一时之困。菲律宾香蕉若想重新赢得中国市场信任,必须从种植、加工到出口全链条强化质量管控,彻底解决病虫害问题。   就在菲律宾香蕉陷入困境之时,越南香蕉对华出口却呈现快速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25年1至4月,越南对华出口香蕉35.45万吨,首次超越菲律宾成为中国最大的香蕉进口来源国。   越南通过集约化种植和标准化管理,在品质与成本上形成优势,逐渐蚕食菲律宾原有的市场份额。   面对激烈竞争,菲律宾香蕉种植者和出口商协会呼吁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加快抗病品种选育,推动产业升级。但该协会负责人斯蒂芬·安蒂格也坦言:“重建中国市场信心,可能需要五年甚至更长时间。” 香蕉滞销不仅造成经济亏损,更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约30万蕉农及其家庭成员面临失业威胁,许多人不得不离开农村进城谋生。   在棉兰老岛等主产区,已出现多起蕉农抗议活动,要求政府提供更多实质性援助。 从更宏观视角看,菲律宾香蕉产业的“黄金期”或许正在终结。这一曾经创造200万个就业岗位、年出口额达7.2亿美元的支柱产业,如今在内外夹击下步履维艰。 菲律宾香蕉滞销事件既反映出国际贸易中标准对接的重要性,也暴露出单一经济结构的潜在风险。   对菲律宾而言,推进农业科技革新、构建多元市场体系已迫在眉睫;而对中国消费者来说,这起事件再次凸显出进口农产品检验检疫的必要性。未来中菲双方如何在保障生物安全与促进贸易便利之间寻求平衡,将成为破解当前困局的重要课题。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念薇评娱乐八卦

念薇评娱乐八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