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快“撑”不下去了!计划裁员2681人,中美都欠钱未交。这个全球最大的国际组

洞察观史 2025-09-25 16:46:02

联合国快“撑”不下去了!计划裁员2681人,中美都欠钱未交。这个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现金流只够呛维持到10月底了,为了活下去,不得不砍掉15%的预算,一口气裁掉2681个岗位。 听到这个消息,很多人可能都会觉得不可思议,要知道,联合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的重任。 但如今,它的总部大楼里,办公桌都得两人共用,打印纸按张分配,连电梯都停了一半,晚上加班更是得摸黑关灯,这种“过紧日子”的景象,活生生揭示了这场危机有多么触目惊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堂堂联合国落到了这般境地?表面上看,是会员国会费缴纳不足,导致资金链断裂,但深入挖掘,你会发现,这场危机背后,藏着大国博弈的真相,更折射出全球治理体系深层次的挑战。 而在这场“欠费风波”中,美国和中国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都赫然在列,但两国的“欠费”性质,那可是天壤之别。 要说联合国财政危机的“罪魁祸首”,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作为联合国最大的会费分摊国,美国承担着常规预算22%的份额,维和预算的比例也高居榜首,照理说,实力越强责任越大,美国本应率先垂范,及时足额缴纳会费,以维护国际组织的正常运转。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长期以来,美国拖欠联合国会费问题已是“家常便饭”,积欠金额甚至累计超过了30亿美元,其中包括常规预算和维和经费。 截至今年4月,美国仍拖欠联合国常规预算和维和预算各约15亿美元,这个数字让人触目惊心,令人愤慨的是,美方并非真的“没钱交”,而是将缴纳会费当作一种赤裸裸的“政治工具”和“外交杠杆”! 回溯历史,每当联合国通过的决议或采取的行动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时,华盛顿的政客们就会选择性地“停止拨款”、“延迟支付”甚至“永久削减”。 特朗普政府时期,更是将“美国优先”奉行到底,对联合国抱持冷淡态度,认为其“花钱多、效率低”,不愿意再为他人“买单”,因此一度冻结了数亿美元的应缴会费。 这种“霸权式赖账”,不仅让联合国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困境,更像是在告诉全球所有成员国:如果联合国不按我的意愿行事,我就切断你的资金来源! 这种做法,无疑是对多边主义原则的公然践踏,也是对联合国权威的严重削弱,它破坏了国际合作的基石,让其他会员国对缴纳会费的义务产生动摇,导致整个联合国系统陷入“破窗效应”的恶性循环。 更可笑的是,美国还玩起了“精心设计的数学游戏”,每年支付的会费刚好能使其免于根据《联合国宪章》第十九条失去在大会的投票权,这种既要享受“大国特权”,又不愿意履行“大国责任”的行为,实在是令人不齿! 那么再来看看中国,的确在某些时间点,联合国财务报告中也显示中国有“未结清”的会费,但请大家注意,这与美国的性质截然不同,我们的“未结清”并非是故意拖欠或政治施压,而是有着明确的“财政划拨周期”等技术性原因。 比如,2024年中国应缴会费总额虽然一度被报道“迟缴”,但最终在去年12月27日前已全额缴清,这充分说明,中国的“迟缴”是程序性的延迟,而非蓄意赖账,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曾表示,中国迟缴的会费与全球最大国长期未缴纳巨额会费,在性质上和影响上有根本的不同。 更重要的是,中国近年来对联合国的贡献,那是有目共睹,堪称负责任的大国典范,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我们承担的联合国会费分摊比例也在逐年大幅上涨。 就在2024年12月24日,联合国大会批准了2025-2027年常规预算的修订,中国的会费分摊比例首次突破20%,直逼美国的22%,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会费缴纳国,未来三年,我们每年需要缴纳的会费将超过7.4亿美元,比之前增加了约1.6亿元人民币。 当联合国因为缺钱而不得不削减预算,导致维和行动、人道主义援助、气候变化项目等核心工作受到影响时,受害的将是全球最脆弱的地区和人民。 战乱地区的和平进程可能因此停滞,饥饿与疾病可能进一步蔓延,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可能更难应对,这难道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应该乐见的结果吗? 当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呼吁各国领导人要“扭转全球危机”,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加强多边主义时,这不仅仅是对资金的呼唤,更是对国际责任和合作精神的强烈倡导!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0 阅读:0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