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

沃克笔下趣事 2025-09-25 11:26:48

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罗斯的气,中国的炉,钱不走美元,直接用人民币,结算率九成以上——这叫务实,不叫站队。 1858 年的《瑷珲条约》、1860 年的《北京条约》再到 1864 年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用三份条约从中国版图上切走 150 万平方公里土地,这面积相当于三个东三省叠加,外东北的原始森林、黑龙江口的天然良港、西北的草原牧场,就这么成了别人的地盘。 教科书里的地图永远缺着那么一块,历史课讲到这儿,老师总会停顿叹气,这不是抽象的数字,是刻在国人骨子里的历史记忆,没人能忘,也没人敢忘。 但历史账要记着,日子也得往前过,国与国打交道从来不是靠翻旧账过日子,务实才是硬道理。就说能源这事儿,中国每年要烧多少天然气、用多少石油,眼睛看得见的缺口摆在那儿。 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天然气田就像个 “能源宝库”,2019 年通到中国的 “西伯利亚力量” 管道,2024 年早就提前达到了每年 380 亿立方米的设计输气量,年底还超额完成了供应计划,北方冬天取暖的暖气里,不少都带着西伯利亚的 “暖意”。 这还不够,中俄蒙刚签了有法律约束力的备忘录,要修 “西伯利亚力量 - 2” 管道,将来每年能再送 500 亿立方米过来,加上原管道要增到 440 亿、远东管道 120 亿,算下来一年就是 1060 亿立方米天然气,这规模快赶上俄乌冲突前俄罗斯给整个欧盟的供气量了。 石油运输的门道就更多了,北极航道这两年成了 “香饽饽”,2024 年这条航线的货运量都冲到 3790 万吨了。中国货轮压根不用再挤马六甲海峡,从俄罗斯圣彼得堡拉着 40966 吨货物直奔青岛港,这条航线比传统路线短了 5000 到 8000 公里,运输时间能省 20 多天,相当于把货物运输的 “赶路时间” 直接砍了近三分之一。 这可不是摆样子的航线,2024 年连木材都通过这儿运到中国,白俄罗斯的物流公司也跟着凑热闹,从上海运货去莫吉廖夫,这条 “冰上丝绸之路” 早就成了实打实的物流通道。 更有意思的是钱的事儿,以前国际生意几乎都得看美元脸色,现在中俄贸易里,人民币成了硬通货。能源贸易里人民币结算率直接飙到九成以上,相当于买石油天然气的时候,直接掏人民币就行,不用先换成美元倒一手。 这背后是两国 75 年交往磨出来的底气,元首互访把方向定好,黑河公路桥、同江铁路桥这些实打实的工程都建起来了,中国汽车在俄罗斯街头像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俄罗斯的蜂蜜、面粉也端上了中国家庭的餐桌,贸易额 2024 年直接突破 2400 亿美元,这哪是站队,分明是互相搭梯子过日子。 有人说这是不是忘了历史?其实恰恰相反,记着历史才更明白务实的重要性。150 万平方公里的账刻在那儿,但现在的中国需要稳定的能源供应,俄罗斯需要靠谱的市场,北极航道能帮中国绕开运输瓶颈,人民币结算能躲开美元波动的坑,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就像家里过日子,不能总盯着过去的矛盾,得算清楚当下的账本,冬天不缺气,货物运得快,生意做得稳,这才是真真切切的实惠。 两国打交道 75 年,从风雨里走过来,早就不是靠情绪绑定,而是靠互补的需求和实打实的利益,这就是最聪明的务实,跟所谓的站队压根不搭边。

0 阅读:0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