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韩国总统李在明在路透社专访里抛出的“1997年金融危机预警”,没像往常政客发言那样打太极。 他直接抛出了“1997年金融危机预警”,这话一出口,韩国商界和普通老百姓心里都咯噔一下。要知道1997年那场金融风暴,把韩国经济折腾得够呛,多少企业倒闭,多少家庭陷入困境,直到现在都是韩国人心里的一道疤。 李在明这次提这个,不是随口说说。他在专访里明明白白讲,现在韩国经济面临的情况,跟当年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首先看汇率,韩元对美元汇率最近一直在跌,跌破关键关口的时候,韩国央行不得不出手干预。这场景,跟1997年货币贬值的苗头有点像,只不过现在韩国的外汇储备比当年厚实,但压力一点没小。 再看外债,韩国企业的外债规模这些年一直在累积,尤其是一些大型财团,海外投资多,借的外币贷款也多。一旦国际资本市场波动,利息上涨,这些企业的还债压力就会陡增。1997年的时候,就是企业外债爆雷,引发了连锁反应。 还有房地产市场,韩国房价这两年跌得厉害,不少家庭因为之前高杠杆买房,现在面临资产缩水、房贷压力大的问题。房地产行业牵连甚广,建筑公司、银行都被拖进来,这跟当年房地产泡沫破裂的隐患如出一辙。 李在明在专访里没回避这些问题,他说现在政府不能掉以轻心,得提前做好准备。他还提到,当年韩国能走出金融危机,靠的是全国上下齐心协力,企业、民众、政府拧成一股绳。现在也需要这种劲头,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盲目乐观。 这话传到韩国财阀耳朵里,反应挺复杂。有的财团负责人私下说,李在明这话虽然不好听,但确实点出了问题。他们最近也在收缩海外投资,把更多资金回笼到本土,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普通韩国民众更是感同身受。菜市场里,大妈们看着不断上涨的物价,忍不住抱怨。原本计划换车的上班族,也开始犹豫,担心经济形势不好,工作不稳定。还有刚毕业的年轻人,找工作本来就难,现在又多了一层对经济前景的担忧。 韩国央行那边,也很快有了回应。他们表示已经注意到李在明的预警,会密切关注经济数据,根据情况调整货币政策。之前央行已经加息几次,就是为了稳定汇率、抑制通胀,接下来可能还会有新的动作。 不过也有反对声音。一些在野党议员说,李在明这是在制造恐慌,为自己的政策失误找借口。他们认为现在韩国经济虽然有压力,但整体基本面还在,跟1997年的情况不能相提并论,没必要这么夸张。 但不管怎么说,李在明这番话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韩国媒体铺天盖地报道,专家们也纷纷出来解读。有的专家说,预警是好事,能让大家提前警惕,避免重蹈覆辙。也有的专家提醒,光有预警不够,关键是要有实际行动,政府得拿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稳定民众信心。 李在明在专访里也提到了具体的应对思路。他说政府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更多贷款优惠,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难题。同时还会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防止资本无序流动,避免出现金融风险。另外,在房地产方面,会出台措施稳定房价,保障刚需购房者的利益,缓解家庭房贷压力。 这些政策能不能见效,还得看后续执行情况。毕竟韩国经济面临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解决起来也需要时间。而且国际大环境也不乐观,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这些都给韩国经济带来了外部压力。 1997年的金融危机,让韩国学到了很多教训。这些年他们也一直在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增加外汇储备,就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但经济形势瞬息万变,新的问题不断出现,这就需要政府和全社会保持警惕,随时做好应对准备。 李在明这次敢于抛出这样的预警,不管动机如何,至少让更多人意识到了当前韩国经济面临的风险。接下来,韩国上下能不能团结一心,拿出有效的应对措施,才是关键。如果能把预警转化为行动,提前化解风险,就能避免重蹈1997年的覆辙。但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预警,没有实际行动,那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现在韩国民众都在看着政府,看着李在明接下来会怎么做。毕竟经济好不好,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活。大家既希望政府能拿出有力的政策,也愿意为了稳定经济贡献自己的力量,就像1997年那样,一起渡过难关。 信源:上游新闻
美国又搞出大动静,震惊世界!都说美国快撑不住要崩溃,为啥呢?原来是东方大国出手,
【10评论】【3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