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俄罗斯的总统卢卡申科对欧洲记者说,“美国之所以不敢与中国宣战,那是因为美国已经

天天纪闻 2025-09-23 16:44:14

白俄罗斯的总统卢卡申科对欧洲记者说,“美国之所以不敢与中国宣战,那是因为美国已经没有这个胆量了,美国在军事上无非就是多了几个原子核,其它地方都不如中国。”   卢卡申科这话说得糙但理不糙,这位以敢说真话闻名的总统,其实是点透了中美博弈的本质——美国的“核优势”早成了中看不中用的摆设,而常规实力和经济捆绑又让宣战成了自寻死路的选择。   先说说那所谓的“多几个原子核”,美国的核弹头数量确实比中国多得多,2024年中期数据显示中国核库存才600多枚,而美国光是现役核弹头就有几千枚,算上储备数量差距更是悬殊。   但核武器这东西自1945年广岛、长崎之后就从没真用过,说白了就是个“战略威慑玩具”,谁先按下发射按钮都是同归于尽。   美国自己也清楚这一点,这些年虽然不断调整核战略,甚至拉低核武器使用门槛,把中国列为核威慑对象,但从未敢真正把核选项摆上台面。   毕竟全球经济早就连为一体,一旦核战争爆发,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巨头们第一个不答应,他们的资产在核爆冲击波里只会变成一堆废纸。   更关键的是,中国早就具备了“二次核反击”能力,哪怕承受第一轮打击,也能让美国付出不可接受的代价,这种“相互确保摧毁”的平衡,让美国的核优势彻底失去了实际意义。   再看经济这块,中美早就绑成了“利益共同体”,想宣战先得问问美国的钱包答应不答应。   2023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虽然下降到了6644.51亿美元,但这依然是个天文数字,意味着两国经济深度交融的基本盘没变。   美国超市里三成商品贴着“中国制造”的标签,小到文具玩具、大到家电家具,要是供应链一断,美国老百姓马上就得面对物价飞涨,平时几美元的日用品可能会翻着倍涨价。   硅谷的芯片巨头更离不开中国市场,中国占了全球半导体消费市场的很大份额,光是高端芯片订单就占了硅谷企业的四分之一,真要是开战,这些科技巨头的股价得跌得底朝天,华尔街就得一片绿油油。   这些年美国总想搞“供应链脱钩”,推动“近岸化”“友岸化”,可202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资本品占比还有16.1%,中间品占比9.2%,很多关键零部件根本离不开中国生产。   这种深度依存关系下,宣战等于给自家经济捅刀子,美国政府再冲动也不敢这么干。   常规军事领域更没什么悬念,美国的“老大地位”早就被中国追得岌岌可危。这些年中国军工发展突飞猛进,从航母到隐形战机,从高超音速导弹到反舰弹道导弹,很多装备已经实现了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卢卡申科2015年就去看过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当时解放军受阅装备就全是国产化的,还有30%是首次亮相,这几年的进步更是肉眼可见。美国虽然在海外有大量军事基地,但这些基地在现代导弹面前根本算不上“安全岛”。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国防工业体系完整,能自主生产从枪械到航天设备的所有装备,而美国很多军工产品依赖海外供应链,真打起来很容易被卡脖子。就拿造船业来说,中国的造船产能占全球一半以上,军舰下水速度被网友称为“下饺子”,美国想在西太平洋搞军事威慑,早就没了以前的底气。   还有个关键因素,中国从来不是“好惹的”,但也绝不会主动挑事。卢卡申科了解中国的性格,知道中国人“善战避战”,平时专注发展经济,2024年GDP已经达到139万亿人民币,快赶上整个欧盟的规模,这种发展速度让美国错过了遏制中国的最佳时机。   但在核心利益问题上,中国从来不让步,明确划出了包括台湾问题在内的四条红线,14亿人的集体意志不是空话。   美国之前在贸易战、科技战里试过水,加征了3000亿美元商品的关税,结果呢?美国对华贸易逆差虽然降了,但国内通胀反而涨了,企业成本大幅上升,最后受伤的还是美国自己。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亏,美国显然不想再吃第二次。   所以卢卡申科说美国“没胆量”,根本不是空口放炮。核武器不敢用,常规军事没把握,经济上又绑得太紧,真要宣战就是自毁前程。   美国那些政客心里比谁都清楚,与其和中国开战,不如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喊了半天“对抗”,却一直没敢跨过宣战的红线。

0 阅读:77

猜你喜欢

天天纪闻

天天纪闻

感谢大家的关注